本文目录一览

1,前腿横踢怎么踢

垫一步就行了。开始练时可以先提起一条腿在前,然后后腿跳起横踢踢出。 OK,多说不如去练。其实这个还是横踢的功夫,多练就行了。
嗯,没错,实战中一旦前脚一动,别人就知道你要进攻,有破绽,必须弹跳步后,后脚往前脚并,马上一个前脚横踢。

前腿横踢怎么踢

2,什么是垫步前踢怎么做

如果你说的是前垫步侧踢,那就是后腿在垫步时候提膝,然后拧腰送出,如果是后垫布,那就是起前腿踢,后腿在垫步的时候跟随,至于你说的“前面过”“后面过”我大概看明白了,你这是个误区,你的意思是不是踢的时候,后腿有点交叉的感觉,就是从后面插到前腿的前面,你问的是后腿从前腿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出去对不,这个是你垫步带动腿移动出的动作,如果你硬要先移动后腿到前面再起腿也不是不行,不过我觉得这种腿在实战中是用不上的,预动太大了
任务占坑

什么是垫步前踢怎么做

3,幼儿舞蹈基本功

前腰,倒立,
1.压腿 2.拉肩 3.开胯 4.勾绷脚 5.跪下腰 6.趴地卷后腿 7.趴地抬后腿 8.地面踢前旁腿 9.跪地踢后腿 10.地面吸申腿 11.前滚翻 12.各种手位练习 不好意思,才给你回。
脸可以贴到腿,腿要直直的不可以弯。 和节奏感
secret garden的所有音乐,kiss the rain琵琶语《黄真伊》中的音乐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音乐

幼儿舞蹈基本功

4,怎么踢后腿

转身,踢膝(脚尖勾紧),然后直接蹬出去,伸直的时候脚尖略向下,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身体也转180度转回原来所面对的面,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原地360后踢。
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踢前腿(勾脚、绷脚) 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 3、踢后腿 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 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 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 7、踢紫金冠 8、踢冲天炮(男) 教材的组织范围: 1、大踢腿是腿部超过90度较大幅度的动作。由于运动量较大,每条腿在每一姿态上不宜连续超过8次。用不同舞姿连接起来的大踢腿动作或左、右两腿交替做时,不宜超过24次,先采用中速音乐,之后可以采用快速音乐伴奏。 2、首先,结合每一种手的姿态单一的反复踢腿(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行进做) 3、然后,可以将两种姿态或两种以上的姿态组合起来进行踢腿练习。 4、常用的组合如: (1)踢前腿可接:后腿、探海、踢紫金冠,踢冲天炮、悠后腿翻身等。 (2)踢旁腿可接:斜探海、拧身探海、踏步翻身等。 (3)踢后腿或踢紫金冠可接:踢前腿、快踹燕。 (4)踢十字腿可接:踢旁腿、踢蹁腿、踢盖腿等。 (5)踢梅花腿(将踢十字腿、踢旁腿、踢前腿、踢后腿、踢蹁腿、踢盖腿连接起来,用一条腿做,每种姿态各踢1次)等。 5、连续做单一的踢腿动作或组合练习时,都可以用下列动作衔接或结束:如各种身法动作;各种姿态腰的动作;旋转和翻身等。
用力踢
后踢
转身,踢膝(脚尖勾紧),然后直接蹬出去,伸直的时候脚尖略向下,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身体也转180度转回原来所面对的面,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原地360后踢。

5,托马斯第一圈怎么把腿踢高

托马斯练习 把你的左腿适当的往后跨一大步。 右腿稍稍弯曲,你的左腿是向你的背后伸出.右手往后摆,左手在前准备接地。 2.接地后,现以画圆弧的方式甩起你的左腿 (这个步骤很关键,很多人会发觉自己做托马斯做起来没有动力,问题往往会出在这里,你要感觉到你的腿是在甩!而不是放!这样你将会获的很大的动力去供给你跟后的全旋。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如果,你觉得你这个动作能放慢来分解的做,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做错了。这个动作是虽然不快,但却是一个只能连贯起来才能做的动作) 这一步是我们街舞托马斯全旋和体操的托马斯全旋的最大区别!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比体操的托马斯全旋)“赚”的多的动力!紧记! 3、4.当你的左腿甩到与身体形成一直线时,把重心转移到身后的左手上。 (解释:本来左手是在身前的,在你甩左腿到了左腿与身体成一直线时,此乃临界点,左脚一过,左手便相对身体在后面了)当左腿快要踢到你的右腿时,马上上踢你的右腿,在力量允许范围内,力越大越好!! 5. 接着,便是托马斯全旋中最重要的一步了。 这动作我揣摩了很久,终于有了点感觉。其实后面的动作更多的是要你有意识的去做。为什么?因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迷惑:教材上说得我也基本做到了,为什么就是做不过去呢?...知道拍了录像之后,我才发觉原来我做不过去,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有人又会说,叫人看看不就行了吗?我认为不是内行根本不可能看出,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阿!我之所以能看得出,是因为我将录像分帧播放的(25PFS)而能发现问题的帧数是有那么5,6帧(5/25=0.2S),试问一个正常的“外行”又怎么能看得出呢?好,是我解释这个错误的时候了。这(几)个错误也许大家一早就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回来的时候没有把腿伸直,而很多人(包括我)在自己做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直的,实际上,这零点几秒的时间恐怕你用一般的注意力是注意不到的。所以在踢左腿,甩右腿上去的时间,(先)要用你99%的注意力伸直右腿,这一步很关键,因为一但你弯了腿,所有的动力就会往下跑了,当然是过不去的啦! 6.接着便是收腿的动作了,关于这一步,我暂时不能给个很详细的说法,也许...这个动作就是不用怎么多说的。在你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收腿是(会)要有这么一段时间的,大概半秒吧(在托马斯全旋这个动作来说已经是挺长的了),允许腿的一定的弯曲,毕竟越弯就越容易过去,但是你的腿越弯,你的动作就越难看! 小结: 腰的重要性 首先在你起的时候(也就是在侧面)要注意一定要把腰拉低点,越低越好但腰一定要拉开不可有缩着做(找一个屁股往下沉腿往上拉的感觉),记住一定把要从低位拉出来,不然后面的动作是接不上的! 接着(到前面的时候)把腰尽量往前送,一样要拉平,越平越开就越好,这里如果你刚才在侧面的时候腰起的过高的话,就会感觉控制不住身体而向后到的! 还有 其他问题,如 一、踢腿不充分 二、没有送髋 三、急于收腿 四、发力点不对,发力点应该在脚尖上 五、没走最远的距离
弄个假肢。
不够力
练蛙跳、
呵呵,跟我一个毛病啊,我请教过老师,我也右手撑的,你是不是右腿扫过来的时候踢不起来?,主要是没有腰力,还有放左手的时候快一点,慢慢练就会了
他是右手撑的

6,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有哪些

1.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2.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3.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4.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5. 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6. 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 注意:少儿舞蹈基本功必须从基本的开始学起,其实一个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学什么样的基本功是有规定的,因为这会影响到您的孩子以后的身体发育,还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舞蹈表现力和孩子的灵气,这样对以后的课程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好能找到一个专业的老师一直学下去,因为每个老师的上课方法不同,如果总换老师,孩子会非常不适应从而得不到提高!学习舞蹈是很苦的一件事情,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同时对孩子的毅力也是一种锻炼!
向后下腰 一字开 八字开 小八字位我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舞蹈,所以一些舞蹈动作的手型还没办法说明
1、[主力腿]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是支撑身体中心的那条腿。2、[动力腿]也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诗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中心的任务。3、[身向][面向]身体正面所潮的方向呈“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一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4、[身韵](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全称为身法与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表里合一构成“身韵”,它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强烈表现特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5、[视点](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6、[眼视](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专项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一次加强动作的“精、气、神”。7、[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即按情绪需要,是某舞蹈段落的最后一个动作,成为加强节奏感的一个“舞姿”造型,这个“舞姿”要通过刹那的动作顿挫、到位、甩头、凝视等使所表达的神情更加突出、明朗。此类造型即称“亮相”或“亮相动作”。又分“硬亮相”、“软亮相”两种。8、[平圆]与地面向平行的圆圈路线即“平圆”,如有受灾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9、[立圆]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10、[留头、甩头]在“转体”或转圈时,身体开始转动儿头仍留向原方向不动,称“留头”。快速转动头从一方位到另一方为,称“甩头”。11、[控制]舞蹈中“控制”一次有两种用意:一、使动作停在某一“舞姿”上静止不动,以训练某部分肢体的力量和功能,即“控制动作”练习。二、按动作路线、节奏、规格等要求支配肢体准确到位,以达到“舞姿”或“技巧”的完美,即舞蹈运行的“控制”能力。12、[基训]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13、[起泛儿]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14、[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15、[节奏]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16、[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17、[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18、[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19、[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20、[舞蹈动作]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21、[舞蹈语言]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22、[舞蹈组合]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扩展资料相关舞蹈术语: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少儿舞蹈
1.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2.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3.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4.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5. 其中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拓展资料:少儿舞蹈的能力培养(1)培养儿童的舞蹈基本功,培养儿童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实现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2)培养儿童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3)培养儿童良好的姿态和气质(4)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并且促进儿童全脑的开发。(5)培养少儿的兴趣、信心、毅力、意志等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少儿智力全面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儿舞蹈
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如下:一,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二,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三,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四,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少儿舞蹈基本功主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以及脚背的训练。舞蹈主要目的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以及乐感的训练。扩展内容预防受伤根据调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依次为胫骨、脚、背、膝、踝,产生有氧舞蹈的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脚扭伤,韧带拉伤等。产生有氧受伤的原因:1.外因,服装鞋的问题、准备活动、放松、伸展不充分、动作有问题、教练教法不好等2.内因,自己的舞蹈技术掌握不够,调整不够,腿太紧,髋部没力,急于求成。预防有氧受伤的方法:1.针对外因可以,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准备活动、放松、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练等。2.针对内因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课程、不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自己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舞蹈

文章TAG:儿童  儿童舞蹈  舞蹈  怎么  儿童舞蹈踢前腿怎么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