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庆哪里有收爵士助教的怎么收

一月1500

大庆哪里有收爵士助教的怎么收

2,小薰与王子一起出演过的综艺节目有哪些

棒棒堂做客腾讯-王子说与薰吻戏 男艺人想跟哪美眉拍吻戏王薰部分 黑girl之康熙~小薰谈到王薰吻戏 偶像剧到底有多夯_薰提王子吻戏 风暴列车之丫头闹小薰跟王子 薰之王子怎么办 流行in house-薰的娃娃是王子? 070423我爱黑涩会王子助教选小薰 我的异性好友-王薰互选 棒棒堂网易聊天B-王子选了小薰 棒棒堂新加坡专访B-王子又选了薰 黑糖之水上乐园~有王薰牵手哦! 红白PK赛-王薰-倩女幽魂 小薰突击王子毛弟 模范棒棒堂-情人特收计划之王薰 10.02模范-王子爆料与小薰吻戏 黑糖群侠传杀青王子小薰一吻再吻 上面的是综艺节目 电视剧有黑糖群侠传,黑糖玛奇朵
没有
你可以去王薰吧啊、 里面有好多关于视频 这样要比海底捞月容易多咯 希望你采纳我的回答,谢谢

小薰与王子一起出演过的综艺节目有哪些

3,酷学酷玩夏令营 后勤部是干嘛的

接收教学仪器、教材并记录数量入库,发放各种教学及生活物资如教材、设备、工作日志、刀旗、标牌、水杯、被褥。填写入库单   开营前联系本部教务,接收课表,并根据营地情况安排教室并做表张贴,检查教室和空调,安装投影仪和功放并进行调试。   8:00到9:00在教学区查看上课情况,尤其是仪器是否好用。   九点开始发老师当天下午、晚上和次日早晨的饭票。并顺便下发每班的打分表   九点开始发老师当天下午、晚上和次日早晨的饭票   结营时整理好教学仪器并做好统计,并将仪器交接运回本部 教材、成长日志领取表
北京酷学酷玩是以"英语"为元素,"玩"为核心,"教育"为灵魂的全国顶尖夏冬令营机构,成立于2004年。参加酷学酷玩两次以上和通过亲友推荐参加的学员占到了学员总体的70%,酷酷家族的高要求、高素质、国际化教师团队打造了各式另类课堂:每天6小时的纯英文,每天至少掌握两百单词,双语演讲辩论样样行,畅游北京、边学边玩,探索博物、古今通晓,拥有nba球星般流利口语以及球技,自信舞蹈、炫出自己等等。

酷学酷玩夏令营 后勤部是干嘛的

4,棒棒堂shi s什么

2006年8月Channel [V]推出一个聚集了年轻、有活力、多才艺型男们的综艺节目「模范棒棒堂」,里头的男孩们自然、不做作,对于每一项表演都认真努力的态度旋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回响。节目收视率直线向上攀升之际,创造了台湾另一波男生偶像的新高潮。在经过了节目的淘汰赛与各种技能考验之后,其中6名各具特色、身怀不同技艺,又是让少女们尖叫、少男们欣羡的帅气型男——敖犬、小杰、小煜、王子、阿纬、威廉,在Capitol唱片公司的慧眼之下,以「Lollipop棒棒堂」定名,并决定花下大笔惊人的预算将他们从综艺节目的高峰推上音乐的另一波颠峰。 历经100多天舞蹈、声音等密集魔鬼式训练之后,懂得在萤光幕面前展现他们个人技艺的棒棒堂6人,终于像是金刚合体般6股力量化为1道惊人的光芒。他们将在2007年1月26日推出大家拭目以待的Lollipop棒棒堂首张EP+DVD「七彩棒棒堂」,实现他们梦想的第一步。 众所瞩目的男孩团体“棒棒堂”终于正式出道,由Channel [V]节目中选出来的6个超人气男孩正式组成团体进军唱片圈。团名也确定为“棒棒堂”。 棒棒堂正在选拔二军,分别是由阿本领军的公主帮,以及Terry领军的宅男塾,令成立而军后又新招收了一位迪底——小乐。 主持人:范范(范玮琪) 助教:小香/容嘉(小禄的姐姐)

5,徐峥主演电影无人区中人和猴最大区别是用火什么意思

旁白的故事,是讲述一个道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类会社会分工。人需要社会分工,就要懂得分享包容不自私。律师对这个道理嗤之以鼻,他认为人和猴子最大的区别是人会用火。我认为这里的“火”指的不是真的“火”而是代指工具。律师刚出场的时候,就是一个懂得利用“工具”的人。手头上的餐饮收据可以是为雇主无罪辩护的工具。下一刻,也可以变成威胁雇主的工具。他打算利用媒体,而媒体也是一种工具。所以律师从来不搞“人际关系”。威胁雇主,让对方把车子抵押给了自己。开车狂奔,遇到败诉的警察,酒驾的律师,居然还大胆的讽刺和挑衅警察(电影后来修改了,我想原本的剧情里,肯定有警察报复的情节。电影里,律师一共用了2.5次火。第一次用火,把卡车给烧了,结果就是,他把”无人区“里能惹的人全惹了。造成了他之后遇难时,没有任何援手,没有任何帮助。孤立无援第0.5次用火,是打算烧掉黄渤的尸体。当然,最后因为他没有火,而计划失败了。但这次用火,已经可以看出他已经连工具都使用不好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律师,为了给自己脱罪,居然用火毁尸灭迹这种烂手段)最后一次用火,律师经历种种,明白了自己种下的种种恶果才有了现在的报应。其实他内心里,是认同故事原本的道理了。但他依旧”帅气“的认为自己是没错的。因为这次,他把”火“当成正确的工具使用了。拯救了一个女人的生命。╮(╯▽╰)╭突然觉得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态不正。一直以为是一部喜剧电影,结果满心期待的笑点一直没出现,在观影时不禁大失所望。但现在想想,这部电影颇为严肃!猴子的故事,是宁浩修改后加上的。不得不说十分用心来源:http://m.zhihu.com/question/22182589
人用火可以牺牲自己拯救别人,猴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层次。
1楼.《无人区》,是一个近年来国内比较少见而且成功的西部公路片。一个律师远赴戈壁,为盗猎者辩护成功,因盗猎者无法支付律师费用,律师开走了盗猎者装有盗猎鹰隼的汽车,盗猎者让杀手去追杀律师,途中遇到了一系列黑色幽默而又无比沉重的事情,生动刻画了无人区内各色人等泯灭人性追逐利益的丑恶嘴脸,残酷的经历终于让律师重新找回人性,用自己生命阻止了鹰隼非法交易并救出舞女。影片开头的旁白讲述了两只猴子的故事,“猴子想吃树上的桃子,却要避免被老虎攻击,所以两只猴子决定合作,一只上树摘桃,一只地下放哨,树上的保证要给树下的一半的桃子,树下的保证不擅离职守为树上的放好风。于是,两只猴子变成了猴群,最后猴群变成了人群。人与猴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火。”这段旁白讲述的就是整部剧想表达的内容,同时也为“人”赋予了本剧所特有的定义:动物都会有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而动物要成为人,必须要有两个人相互信任的社会属性,要能够将后背放心交给对方同时又能够真心为对方服务,否则,人不为人。无人区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广袤戈壁中无“人”的故事,一个纯粹的只有动物在追逐各种利益——与他人无益甚至有害的利益——的故事,剧中所有的人都无法成为那两只猴子,遑论为人!宁浩是在用没人性的方法来讲述人性。律师和盗猎者不是那两只猴子。当盗猎者问律师“或许我是真的要撞他呢”时,律师冷漠的回答“这与我无关”,律师只是在追逐为盗猎者赢回自由后获得的酬金;而当律师开走了他那辆装有鹰隼的车时,盗猎者毫不犹豫的派出杀手去杀律师,他要的只有鹰隼给他带来的高额报酬。盗猎者和杀手不是那两只猴子。盗猎者开车撞向警察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同在车中的杀手的安危,他要的只是车中的鹰隼;杀手在从律师手中拿回鹰隼后,也同样将盗猎者抛诸脑后,而径直去往贩卖鹰隼的地方。夜巴黎老板跟舞女不是那两只猴子。老板只是利用舞女来赚钱,根本没有把她当人看;舞女每时每刻都在编着各种谎话,希望客人把她带出这个她被卖来的地方。盗猎者和鹰隼贩子不是那两只猴子。他们之间只有贩卖鹰隼的利益关系,没有丝毫的信任,在被律师挑拨后,就能够轻易刀枪相向。律师跟舞女也不是那两只猴子。舞女只是想利用律师逃走; 而律师带走她是为了不让自己“撞死”杀手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但是,当舞女掏出自己多年来靠跳舞和卖身获得的钱,求盗猎者不要杀律师的时候;律师说他不喜欢和动物在一起,尤其是马,当他跨上马背,奔向营救舞女的路上的时候,他们成为了那两只猴子。最后,当盗猎者开着油罐车冲向舞女,律师义无反顾的掏出火机,与盗猎者同归于尽。“人与猴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火。”是火最终让律师的灵魂得以升华,他终于成为了人,旁白的黑色幽默,却让人只能沉思,无法开怀。剧中,盗猎者多次表示,想和律师成为朋友。可是律师都婉拒了,“我和你还是不一样的”,“你不会明白的,因为我们不一样”;盗猎者最后也承认了这一点,“你是吃素的,我是吃肉的”。剧中不止一次提到,律师是吃素的,而且不喝酒。其实他们都是吃肉的,从当盗猎者答应把车给他的时候干了一杯酒,律师虽勉强却也一饮而尽就可以看出来,在追逐利益这方面,律师和盗猎者是一样的。只是律师也吃素,盗猎者只吃肉罢了。吃素和吃肉抽象出来,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他们都有着最原始的追逐利益的本能,盗猎者只有这点动物的本能,而律师多的那一点点吃素,则是他潜意识里尚未熄灭的一丝人性。没有这丝人性,最终他也不会升华为人。剧中还有一处黑色幽默,那就是律师多次提到“我要上头条了”,四年前拍摄的电影竟然与当前比较热议的“头条”话题撞车,倒也在观影中徒增了不少乐趣。可是,再幽默也是黑色的,律师不同时段说出的“我要上头条了”正是见证他自己逐渐从动物转变为人的过程——开始是为盗猎者打赢了几乎不可能的官司而企盼名利双收,到最后为阻止鹰隼交易救出舞女而牺牲自己。故事的最后,警察带着舞女离开了无人区,舞女最终成了舞蹈助教。结局似乎是要唤醒人性的美好,可是如此阳光的结局却显得如此突兀,与全剧整体的黑色风格也是格格不入。笔者根据宁浩《疯狂》系列、《黄金大劫案》等影片一贯的黑色风格妄自揣测一下,其实警察在律师拉起手刹导致翻车的时候已经死了,舞女在油罐车爆炸的时候也与律师一起走了。无人区内所有的“人”都死了,无人区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无“人”区,或者说一开始这里就不曾有人吧,中间重拾人性的两个人也随即烟消云散了。这从片名“无人区”三个字的表现形式上或许也可见一斑,其中只有“人”字是阴文,是没有的。这段多次审核后加上的结局可能是宁浩故意给大家开的一个玩笑,用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出人性最终是变好的,虽然格调上去了,但总有狗尾续貂之感,将黑色的表现手法、用没人性来讲人性的深沉打破了。而据说故事开头那个总领全剧的旁白也是后来加上的,是在为全剧定一个格调,避免全部揭示人性的黑暗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确实是出于这种考虑的话,那么真的是想太多了,当律师扔出打火机的一刻,油罐车的爆炸火焰已经将律师和舞女两个人的灵魂升华了。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弘扬什么未必非要摆在面上,电影本不是教科书,它需要给观众留有更加深邃的想象空间。观众能读懂什么就是什么,刻意拔高,反而肤浅了,或许最难过、最痛苦的,却是宁浩自己吧。

6,求花间派的代表诗和诗人

 所谓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所选的18个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   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正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内心体验。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之间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饶之态。”(同上)这就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和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   当然,《花间集》中也有少数表现边塞生活和异域风情的词,如牛希济的《定西蕃》,表现塞外荒寒,征人梦苦,风格苍凉悲壮;李珣的《南乡子》、孙光宪的《风流子》,表现南国渔村的风俗人情,也较清疏质朴,如“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李珣《南乡子》之九)但这不能代表花间词的总体特征。在《花间集》中成就能与温庭筠比肩、而风格有所不同的是韦庄。 [编辑本段]鼻祖:温庭筠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也是当时作词最多,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   庭筠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虽为唐初名声显赫的太原温氏后裔,但是,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早是家道中落,衰微而已。他少年时代,即以善思敏悟。才华横溢而称著乡里。逮至长成,更是博闻强记,通晓音律,善为管弦,而且,尤以诗词文赋见长。世传,庭筠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从不起草, “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得“温八吟”之号。曾经“八叉手而成八韵”,又别称“温八叉”。大约是因为其长相较为丑陋的缘故吧,所以时人亦有称他“温钟馗”的。   温庭筠虽然甚有才思,弱龄有志.然而,仕途却闭不得意。从28岁到35岁的八年之中,他屡屡应试,屡屡不第,尤其是最末一次应试,竟因恃才傲物,讥讽权贵,触犯上司,被诬为“有才无行”,再次名落孙山,以至于一生都未能得中进士。   大约是唐直宗大中三年(849年)的前后,温庭筠以善于诗词,被当朝宰相令狐绹选用为考功郎中,进入相国的书馆工作。有一次,令孤绹看到他填的一首《菩萨蛮》词很好,就假冒自己的名字把它进献给唐直宗,并再三嘱咐庭筠为其保密。但是,温庭筠非常鄙夷令孤绹的这种行为,很快便把此事宜捅出去,弄得堂堂相国尴尬异常,大失体面。又一次,宣宗赋诗,上句用了“金步摇”,但对句一时怎么也想不出来,遂令庭筠来对。庭筠立即以“玉条脱”应对,宣宗听罢非常满意。当时在旁的令狐相国不知温庭筠所对词语的出处,庭筠便告诉他典出《南华经》,井很不客气地指出:“《南华经》是一部极普通的书,并非什么生僻著作,相国在公事之余,应读一点古籍才是。”他的这一番语带教训的批评,使令狐绹出乖露丑,遂把他忌恨在心。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庭筠替应试者提笔代劳,事发后,令狐绹便以他搅扰科场罪名,贬为隋县尉。此后,庭筠依附徐商,被任为巡官。在这段时间,他常与段成式、余知古、徐商等,往来唱和,吟诗作赋,度过他一生最愉快的几年。咸通七年(865年),徐商攉升宰相,任庭筠为园子助教。然而,好景不长。是年秋试中他竭力赞赏推荐邵谒的文章,而邵谒之文以激切的育词揭斥了时政,温庭筠也因此被罢官。从此,他落魄江湖,四处飘流,几年后,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   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声名鹊起,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和著名的韦庄齐名。但是,他的诗作,无论思想境界,表述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远不能和李商隐相提并论。至于他的词,尽管存在着题材狭窄,用词轻艳的不足,但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津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半个世纪之后出现的花间词派,就是在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对于温庭筠的品行,历来毁誉参半。不过从他那些充满脂粉香泽,浓艳重抹,刻意描述女子体态、容貌的词作来看,他的生活确是比较轻浮,比较放荡。这必然会影响他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升华,同时,也给后世的词人带来了不甚良好的影响。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如下面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相传唐宣宗爱听〈菩萨蛮〉词,温庭筠为宰相令狐掏代写了好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他在词里把妇女的服饰写得如此华贵,容貌写得如此艳丽,体态写得如此娇弱,是为了适应那些唱词的宫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当时没落王朝醉生梦死的生活。它上承南朝宫体的诗风,下替花间词人开了道路。从敦煌词里的十五首〈菩萨蛮〉看,题材相当广泛;可是在温庭筠以后,晚唐五代词人填这个调子的不少,风格上就一脉相传,离不了红香翠软那一套,可想见他影响的深远。   温庭筠的部分描写闺情的词,如〈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又如〈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表现妇女的离愁别恨相当动人。由于温庭筠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于那些不幸妇女的处境还有所同情,通过这些不幸妇女的描绘就流露了他在统治集团里被排挤的心情。他在词的意境的创造上又有特殊成就,因此这些词在过去时代曾赢得某些不幸妇女和怀才不遇的文人的爱好。   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一个色彩鲜明的小镜头,它不仅衬托出人物的如花美貌,也暗示她的命薄如花。又如“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凄清景象,也暗示行人的悠悠不返,辜负了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此外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等,是同样的例子。和上面的艺术特征相联系,他在表现上总是那么含蓄。这比较适合于篇幅短小的词调,也耐人寻味;但往往不够明朗,甚至词不达意。最后是字句的修饰和声律的谐协,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这些探索,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温词题材的偏于闺情,表现的伤于柔弱,词句的过于雕琢,也带给后来词人以消极的影响,所谓花间词派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西蜀依恃山川的险固,受战祸较少,那些割据军阀和官僚地主就弦歌饮宴,昼夜不休。欧阳炯《花间集序》说:   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花间词人里的韦庄,向来和温庭筠齐名。他的词稍有内容,风格上也较温词清新明朗。如〈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一个天真烂漫追逐爱情幸福的少女,比之其他花间词人作品里的妇女形象生动得多了。又如〈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两首词通过别后梦中的一次会见,表现对前情的留恋和别后的凄凉。前词的全部内容实际只是后词写的梦中人的一番陈诉。它在构思布局上别具匠心,而语言浅白如话,可以同那些以词句雕琢为工的词家明显区别开来。值得注意的是韦庄词里还有部分直接抒写情怀的作品,如〈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共写了五首〈菩萨蛮〉,风格都相近。它上承白居易、刘禹锡的〈忆江南〉等作品,而下启南唐冯延己、李煜等词家,可说是花间词里的别调。   除韦庄外,牛希济的〈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低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栾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饶有南朝乐府民歌情味。李旬的〈南乡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把南国水乡风光和劳动妇女的生活气息带到词里来,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然而这些作品却正是那些用词来点缀纸醉金迷生活的人们所不能欣赏的;因此他们的成就在后来崇拜花间派的词家里反而没有得到继承.
晚唐词人温庭筠、韦庄

文章TAG:怎么  舞蹈  助教  大庆  怎么收舞蹈助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