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汉朝的舞曲

汗舞 网易中心

汉朝的舞曲

2,从汉画像石砖中的舞蹈形象谈汉代舞蹈的种类与艺术特征

向你推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杜蕾《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中国期刊网上可以找到。

从汉画像石砖中的舞蹈形象谈汉代舞蹈的种类与艺术特征

3,汉朝乐府有哪些舞蹈种类和名家

舞蹈种类:长袖舞、巾舞、七盘舞、剑舞、棍舞、刀舞、干舞、铎舞、鞞舞、相和大曲、百戏; 舞蹈名家:李延年、邯郸姬、戚夫人、赵飞燕、孙锁

汉朝乐府有哪些舞蹈种类和名家

4,中国古代的舞蹈除了霓裳羽衣舞惊鸿舞凌波舞还有哪些

一、《大武》二、《灵星舞》 三、《盘鼓舞》四、《东海黄公》 五、《剑器》 六、《胡旋舞》七、《踏谣娘》
你好!裙舞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汉朝汉武帝那时候有什么盛行的娱乐文化吗

乐舞百戏是常见的娱乐项目,竽、瑟、古琴是比较流行使用的乐器,楚歌楚舞在汉代风靡一时。春季时的赏花,骑马踏青也是女子喜欢的娱乐方式,汉代的女子不像千年后明清时期那样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汉代时对女子的束缚较少,女子可以出门游玩,可以改嫁可以有继承权。比较有文化风雅的还可以做乐府诗和赋。喝酒时有行酒令,觞政便是常见的其中之一。汉代盛行的服饰是曲裾深衣,不仅男子穿曲裾,女子也喜穿,女子的曲裾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静与优雅。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你好!击剑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盘鼓舞的详述

盘鼓舞 是汉代著名舞蹈,它是将盘、鼓置于地上作为舞具,舞人在盘、鼓之上或者围绕盘、鼓进行表演的舞蹈。这种舞蹈以使用七盘为多,所以又称七盘舞.盘、鼓的数量、陈放的位置无统一的格式,可以根据舞蹈动作的要求灵活掌握,要求舞人必须且歌且舞,并且用足蹈击鼓面。盘鼓舞有独舞和群舞,以独舞为主。舞人有男有女。独舞见于山东沂南画像石,刻有排列在地上的七盘一鼓,一男子头戴冠,身着长袖舞衣,正从盘鼓上跃下,回首睨顾盘鼓,舞袖冠带飞扬,动作豪放。群舞见于山东济宁画像石,刻有三个高鼻鸦鬓的男子,赤膊跣足,在五个鼓上作虎跳、倒立的动作。迄今所见的群舞,最多为四人。舞伎在盘、鼓之上纵跃腾踏,蹈击出有节奏的鼓声,还要准确而且富于感情地完成许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出舞蹈的美感和意境。汉代辞赋家和工匠们将盘鼓舞动人的舞姿表达得淋漓尽致。汉代张衡《舞赋》有 历七槃而踪蹑 的辞句,这表明舞者既要在盘鼓上腾踏纵跃,发出有节奏的鼓声,还要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同时需要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否则就不能达到高 纵 轻 蹑 的要求。傅毅《舞赋》有 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的辞句。它是说舞人在快节奏的音乐节拍中,轻捷地腾空跳起,然后又几次跪倒,以足趾巧妙地蹈击盘鼓,身体作跌倒姿势,摩击鼓面。这颇为形象地描写了盘鼓舞的优美动作。山东嘉祥武班祠汉画像石有这一图景的刻绘:地上排列有五面鼓,一个舞人穿着宽长袖舞衣俯身鼓上,双膝、双脚跪踏鼓面,一手拍击鼓面,一手反扬舞袖扭头仰视。前后二人跪地,面向舞者,每人左手都执有鼓槌,扬臂飞舞,似与舞者结合表演,相机击鼓。在辞赋中还描绘有一种在退却中蹈鼓的舞姿。卞兰的《许昌宫赋》写有 振华足以却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动而下乱,足相续而不并 的辞句,即要求舞人在 却蹈 时,既做到蹈鼓的鼓声仍按节拍一点不能凌乱,还要求做到前足将离鼓面,后足就刚好踏在另一鼓面上,双足弹跳连续不绝,始终不相并落在同一鼓面上。南阳石桥画像石盘鼓舞图便细致而准确地表现了这一艺术造型。前鼓向后倾斜,表示右足向后蹬离鼓面,舞人四首斜眄身后一鼓,似全神贯注要后足踏鼓。 盘鼓舞 也很注意手袖和腰肢的动作。张衡《舞赋》有 裾如飞燕,袖如回雪 的描写。傅毅《舞赋》有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的辞句,都是反映了舞者轻盈敏捷的动作,舞袖衣裙掀扬的姿态。边让《章华台赋》有 俯仰异客,忽兮神化 辞句,张衡《舞赋》有 搦纤腰而互折,嬛倾倚而低昂 的句子,这些辞句都是描写女舞者那纤细灵动的舞腰所具的神妙姿态,体现了舞者柔韧的腰功和高超的技巧。盘鼓舞也常和俳优谐戏串演在一起,这使盘鼓舞的场面更加轻松活泼,增加了宴会的欢乐气氛。陕西绥德大坬梁汉墓出土的石刻门楣画像石上刻有两个女舞人正蹋鼓而舞,身后各有一个俳优,正跳跃向前。河南荣阳河王村汉墓出土的彩绘陶楼,正面绘有乐舞图,图中绘有盘鼓舞。地上置有五盘,一个红衣舞女双臂高扬,甩长袖于身后,似正用急速的舞步,向前踏盘奔去,粉红色的长袖翻卷,她身后有一个上身赤裸、下身穿红裤的侏儒,伸臂向前追逐那个红衣舞女,喜剧效果极浓。一般来讲,汉族的舞蹈以舞手、舞袖为主,而外来民族的舞蹈则以脚踢旋转见长。 盘鼓舞 既舞手舞袖,表现腰功技巧,又踏盘踏鼓,反复徘徊旋转,表现腿功技巧。舞蹈中长袖的走向,下腰的造型,给人以流动感、婉柔美,而盘鼓上腾跃、顿踏的形象给人以节奏感、刚劲美。因此 盘鼓舞 既富于轻柔之美,又有着惊险性和力度感。有柔有刚,刚柔相济。与之相比, 巴渝舞 偏于刚,而 巾舞 偏于柔。 盘鼓舞 是汉族舞蹈与外来民族舞蹈融合后产生的一种崭新舞蹈。这种舞蹈中有时还掺入丑角,专用侏儒伴舞,伴舞的笨拙与主舞者典雅的舞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盘鼓舞 不仅仅是纯舞技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它表现意境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张衡《舞赋》描写了 盘鼓舞 各种舞姿的动作、眼神与音乐密切配合的精美绝伦的表演,深刻揭示了舞蹈所表现的诗一般美丽、深邃、广阔的意境,令观者 游心无垠,远思长想.其舞姿时而挺拔昂扬,有高山巍峨之势;时而婉转流畅,似流水荡荡之形。同时有 显志 的功效,即根据舞蹈内容、舞者内心情感设计舞容舞态,变换动作。舞蹈所表现的情操和艺术趣味达到令观者叹为观止的境界, 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即精美至极,已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张衡对汉代盘鼓舞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汉代舞蹈所达到的高超艺术水平,因此盘鼓舞成为汉代人们最为喜爱的舞蹈,风靡数百年。

文章TAG:汉朝  舞蹈  哪些  舞曲  汉朝舞蹈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