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民间舞蹈:河南民间舞蹈麻花秧歌-0/舞蹈又叫麻花秧歌。2.肚皮舞肚皮舞在世界上非常有名舞蹈,起源于西亚,这种舞蹈在国际上也被称为阿拉伯舞或中东舞,秧歌舞蹈自有大小,秧歌或关于它的资料秧歌舞又名焦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民间广场中独具特色的集体歌舞艺术。

1、 秧歌的来历或者是关于他的资料

秧歌舞蹈又名焦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民间广场特有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为焦。秧歌舞蹈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般由10至100多名舞者组成。他们一边跳舞,一边装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随着鼓点的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舞蹈色彩斑斓,深受观众喜爱。

可以说秧歌是各种剧的源头。秧歌的历史记载在《刘辩简介》中。秧歌的演出时间是在元宵节晚上,一个领导扮成“打着伞灯的卖膏药的”,后面跟着三四个扮成“男孩子”的女人,还有三四个假装参军的。秧歌表演中有少数民族元素,最晚形成于元代。民国河北《沧县志》所提供的信息价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秧歌的表演形式与风格特点

秧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吴希祺《游正翟伟记》,“秧歌,南宋灯笼夜行村田乐。有和尚,有公子,有花鼓,有花姐,有天工,有渔夫,有小贩,还有杂七杂八的灯光手法,博得观众的一笑。”可见秧歌已经有差不多一千年的历史了。秧歌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伴随劳动生活的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唱法,从歌舞唱法到戏曲唱法的逐步发展。

有反抗封建统治,歌颂农民起义的内容。秧歌说明男女之间的爱情大胆直白,曾经是封建王朝所不允许的,屡禁不止。到了近代,秧歌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了一个内容革命、形式健康的新秧歌。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1949年以后,秧歌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传统节日,在各种庆典集会中都有秧歌的表演。

3、什么是 秧歌?

秧歌,民间舞蹈流行于中国北方,起源于农业劳动,历史悠久。主要是逢年过节表演,增加节日气氛。舞蹈自由即兴,动作没有严格的固定。一般舞者装扮成各种人物,用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跳舞。大量的人参与表演,伴随着锣鼓和唢呐。有些地方秧歌队中还穿插有舞狮、龙灯、旱船等表演。由于疫区广泛,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秧歌形式简单,生动,表现力强,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1943年元旦春节,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师生组成a 秧歌队在街头广场演出,用民间秧歌的形式展示了拥军、生产、学习文化等与当时广大工农兵和革命干部密切相关的新鲜内容。因为这些节目,在对旧的秧歌进行改进后,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出现,被称为新的秧歌。不久之后,新秧歌很快就传到了陕甘宁边区和邻近的晋绥边区,形成了一场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群众文化运动。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秧歌  舞蹈  视频  舞蹈秧歌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