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乌兰诺娃是谁

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

乌兰诺娃是谁

2,十七岁了还可以学芭蕾舞吗我从小有点底子身段比较软

可以学,但是 不能作为专业,只能作为业余爱好,因为从身体发育骨骼筋骨看,都不利于专业学习,而且芭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 ,没有5年的功底,脚底下就站不稳基本功就不扎实,很容易受伤,希望接受我 的 建议,不过不要灰心 乌兰诺娃不也是18岁才学芭蕾嘛 你比她早一年呢 学芭蕾很辛苦的 不过要能坚持下来就好了
我相信你坚持就可以,不过要多压腿!要是不多练的话,很容易就硬了。 我是从4岁多就开始学芭蕾的,就算是那么小,也是要多压,有时候一个寒假不练腿又会硬的……

十七岁了还可以学芭蕾舞吗我从小有点底子身段比较软

3,没学过舞蹈的人怎样快速学芭蕾舞

楼主今年多大呢?如果十六岁以上的话可以报成人芭蕾班,学习基本的芭蕾形体,不过“快速”恐怕是不行的,舞蹈需要一点一点的时间来打基础、练基本功,到一定的时候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立足尖,但都需要花功夫去练习的。虽然觉得还是报个专业的舞蹈班去学习比较好,但如果想要自学的话也行,可以买光碟和鞋子回来跟着练基本功,还是要坚持。只要是真心喜欢的就大胆去追求吧,不管有多困难,不管有没有良好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楼主,我支持你,加油!PS:我也很喜欢芭蕾,如果你在学的时候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问我呀~
无论练什么舞蹈 基本功都是少不了的 针对芭蕾 要先把膝盖和脚背压好 然后是要腿部力量的训练
芭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舞蹈,比较难,但是如果想要短时间,那就尝试练一下芭蕾舞的行礼组合,是带有芭蕾舞基础动作又不会很难得小短句
应该还可以吧 正像ls的几位说的 身体长得差不多了,韧带也紧了,所以要学习芭蕾就比较困难了 不过不要灰心 乌兰诺娃不也是18岁才学芭蕾嘛 你比她早一年呢 学芭蕾很辛苦的 不过要能坚持下来就好了

没学过舞蹈的人怎样快速学芭蕾舞

4,给乌兰诺娃阅读答案

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艾青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1.找出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特色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2.“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运用什么手法描写舞姿,展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描绘了怎样的形象?4.诗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5.本诗和课文在表现美时有什么共同点?参考答案:八.1.“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用自然界的风和云来比喻,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舞姿的轻盈、柔软;“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给人以舒展,自由之感,引起人无限遐想。 2.对比。展示了人与月相交辉,人比月更圣洁的优美意境。 3.用仙女,女神作比喻,描绘了舞蹈者圣洁、美丽的形象。 4.指出芭蕾舞艺术是劳动的成果,由对芭蕾舞艺术的赞颂,升华到对劳动创造的赞颂,深化了主题,是全篇点睛之笔。 5.都表现了一种阴柔之美,给人轻盈,柔软的感觉。
1、游览;漫游;2、“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是明喻;“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是暗喻;3、对乌兰诺娃的意义是:只有刻苦顽强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的艺术表演。或非凡杰出的艺术表演来自刻苦顽强的艺术训练; 对读者的意义是: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或劳动创造了艺术,劳动创造了美;4、比喻和对比
2226039359
都表现了一种阴柔之美,给人轻盈,柔软的感觉。
有的问题没有。。。参考 http://wenwen.sogou.com/z/q905951422.htm 希望不要关闭问题。。不如把分给我

5,给乌兰诺娃赏析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 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 瓦加诺娃 。毕业后先后在基 《给乌兰诺娃》是诗人艾青访问苏联之时,观看芭蕾舞艺术大师乌诺娃的精湛的表演之后所作。   正如诗人所说:“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该是文学的画。”这首诗用比喻、对比的方法描绘观感。全诗分两部分,诗歌的第一节为第一节部分,以柔云、轻风、明月、静夜等一系列的景物织成一种优美的意境,把舞姿描绘得轻柔、蔓妙;把氛围洪衬得静谧、甜美,是一幅出色的情景交融的动态写意图。   芭蕾舞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舞剧,演员以脚尖点地,翩跹起舞,姿态美妙高雅,飘逸轻盈,给人以梦幻般的感受。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用博喻以云之柔、风之轻、梦之幻——写出了舞姿的曼妙动人,诗歌仿佛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艺术氛围:微风轻轻吹送着天上一片片淡淡的白云,月亮向大地倾洒着柔柔的银辉,一袭白衣的美女在翩翩起舞……在这里,诗人虽未直接向我们描述艺术家的舞姿,却使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美好的意象:人月相辉映,人比月更美,舞比仙动人;而人体在太空里游行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把读者带进了一个万籁俱寂、飘渺虚幻的艺术境界中,从而使读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第二节是诗歌的第二部分,以仙女、女神比喻舞蹈艺术家,融入了作者对艺术家高超技术的赞美,并启迪读者:美是劳动创造的结晶。正如诗人所言:“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这首诗的确让人“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具有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在这首诗里,具体表现为以“劳动创造的结晶”的点晴之笔诠释:美是一种巨大的劳动与付出,同时诗画了劳动创造美、创造一切的深邃哲理。从而激起读者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这首诗正是以许多优美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动人的写意图,以融情的画意展示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在写法上,这是一首新格律诗,采用了行数相同,节奏相仿的艺术结构,并注意了韵律。如“软、亮”,“轻、静、行、晶”,“神、人”,这些字就是诗歌押韵的字,使得诗歌结构严整,并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同时,诗歌运用了比喻与对比的方法和常用口语入诗是其重要的特点。如“像风一样轻”,“比梦更美”,“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多么美妙可人的比喻,多么形象鲜明的对比,又是多么清新易懂的口语啊!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首好诗,并不一定需要多少华丽词藻的堆砌。

6,芭蕾舞起源哪

芭蕾舞介绍 芭蕾舞介绍 芭蕾舞,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贵族们将一种叫“芭莉”或“芭莱蒂”的舞蹈用于娱乐,这 便是后来芭蕾舞的萌芽。 一四九六年,法王查理八世去那不勒斯要求王位,一路上他被意大利舞蹈的华美演出惊呆了。于是,他将 这种舞蹈带回国内,在此之前有一种被称为“假面舞会”的宫廷舞蹈,类似后来的“芭蕾”随着意大利的 舞蹈进入法国,促使宫廷舞蹈的发展。一八五一年,意大利编导波咯瓦叶创作的《皇后喜剧芭蕾》在巴黎 卢浮宫的小波旁厅首演。至此,意大利“芭莉”的种子在法国大地上破土而出法兰西君王路易十四酷爱舞 蹈,自幼接受舞蹈训练二十年之久。一六一五年,年仅十三岁的路易十四岁就在舞剧《卡桑德拉假面舞会 》中担任角色,且在此之后的二十年中担任主角。在他统治时期许多舞剧在雷斯城和枫丹白露等地演出, 人们公认路易十四是最热情的赞助者。一六六一年,路易十四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舞蹈学校—皇家芭蕾舞 学校。编导皮埃尔.博尚首次确定了脚的五个基本位置。一七一三年,巴黎成立了歌剧院舞蹈学校,出现 了女职业舞蹈家。一八OO年后,女演员成了主角,服装改成短裙,尝试脚尖功,舞剧的浪漫主义时期开始 了。
来自于俄罗斯,这是对的
俄罗斯
老师说是法国,原始于法国的宫廷舞蹈.
芭蕾舞,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贵族们将一种叫“芭莉”或“芭莱蒂”的舞蹈用于娱乐.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 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这种舞蹈传人法国,成为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由国 王带头跳舞,并创办不第一所舞蹈学院──皇家芭蕾舞学院,确 立了芭蕾舞蹈动作的基本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 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 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 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 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 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戴爱莲带芭蕾到中国   第一位中国芭蕾舞者戴爱莲,出生于1916年,现已90岁;她曾在英国学习芭蕾舞,回国后培育了中国第一批芭蕾舞蹈员。中国第一间芭蕾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于1954年成立,便是由戴爱莲担任校长,华永康也是当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出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谨慎》(关不住的女儿),并于1958年演出《天鹅湖》,白淑湘就是中国第一位白天鹅。   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舞团于1963年脱离母校,成为中央芭蕾舞团,即现时的国家芭蕾舞团。现在中国已发展至有5大芭蕾舞团,除了国家芭蕾舞团外,还有上海、辽宁、广州及天津芭蕾舞团。   香港芭蕾舞的发展要追溯到1922年,俄罗斯的巴芙洛娃来港演出,吸引了当时只有10多岁的何婉宜4姐妹,请来英国老师学跳芭蕾舞。后来,英国芭蕾舞教师卡佩尔在金巴利道开设舞蹈学校,她离开香港后,由何家4姐妹接管执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露贝雯和钟金宝等外籍老师在港教授芭蕾舞,多位本地著名舞蹈家和名人如王仁曼、郭世毅、廖本农、刘兆铭、陈宝珠、毛妹等,都是她们的学生。本地的舞蹈家也开始创立芭蕾舞学校教授芭蕾舞,而本地首个职业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亦于1983年成立。

文章TAG:乌兰诺娃  诺娃  什么  什么时候  乌兰诺娃什么时候开始学芭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