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扇子怎么扭教学,拿扇子简单动作扭秧歌教学视频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3-12-25 17:09:02
本文目录一览
1,拿扇子简单动作扭秧歌教学视频
扇子分左右手扇,按左右手拿好,不要握的太实,手腕松一点
2,扭秧歌时怎样舞扇孑
先握住扇柄,然后手背朝下、做360度旋转、就OK了,推荐你试一下。

3,第5套海派秧歌教学
第五套海派秧歌是在第三套的基础上改编的,如果您学会第三套秧歌的动作,学第五套就容易了,而且第三套的动作教学已经很普及了,建议您先找来第三套动作的教学资料学会了(这个很容易找了,网上都有的),第五套看看也就会了。
4,急需跪求胶州秧歌八字绕扇的要领哪个好心人来帮帮忙吧
八字绕扇的风格特点体现在“抻”和“韧”,它是“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作要求柔韧、舒展、轻柔,但又不失劲健挺秀,表演风格明快、自然大方,透出质朴的美丽。
5,怎样扭秧歌
打开右下角,动作列表,里有单人动作。有个这种动作的。点下面的动作-单人动作-第二排第四个是扭秧歌,你可以选择对象做,也可以不选对象做。
6,秧歌舞扇子怎样舞
扭秧歌怎样转扇子如下:绕花:双手持巾,前半拍手指带动手腕,由外向里转腕1圈成手心向下,提腕形成手绢花;后半拍手腕向下压。绕花时速度要快,压腕时速度要慢,手指不要上翘,不能架肘,动作要连贯,使手巾转成立形。单臂巾:左手叉腰,右手于胸前一个花,经下弧线至身体旁90°一个花。双臂花:一手于胸前,一手于身体左旁90°一个花,双手经下弧线至右旁90°一个花。交替花:左右手交替在胸前绕花,左右臂皆在身体前走圆圈路线。扩展资料: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劳动人民在田间辛苦插秧、耘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将农民们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形式,歌舞都统称为秧歌。秧歌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的娱乐形式。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
7,怎么扭秧歌
基本步伐: 1 | 2 -------|-------- 3 | 4 左脚 右脚 右一,左二,右三,左四然后,再加上手臂动作就可以了
8,胶州秧歌扇子基本动作
胶州秧歌扇子基本动作: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是“拧、碾、抻、韧、扭”这五种。这五种动律特点让“三弯、九动、十八态”动作中都有集中统一的体现。“三弯、九动、十八态”中“拧、碾 ”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扭”的当中有形成特有的“三道弯”。并且加上小臂划8字、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三弯、九动、十八态”中“拧、碾 ”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扭"的当中有形成特有的“三道弯”。并且加上小臂划8字、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在表演的过程中,“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力量是从内向外侧连转,在膝盖部位呈现出先开后关或者是先关后开的表演特色。当主力腿脚跟提起的时候,动力腿一直向下踩去,主力腿控制着拧动落脚,从而使整体的动作呈现出一种碾的动律特征,也表现出了重台轻落的力度特点。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9,扭秧歌和扇子舞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扇子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最早源于朝鲜族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扇子舞已成为中老年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 舞者双手持羽扇,身穿白衣,动作多摹仿白鹇飞翔姿态,优美、柔和,其内容与傣族之孔雀舞相似,系表现宁静、自由的农林生活。扇舞乃上古之舞蹈形式,而仿白鹇则为原始的拟兽舞遗迹,说明此舞渊源颇古老。
10,秧歌基本步法有哪些
十字步秧歌的步法: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教学内容】
1、舞蹈基本功训练
2、东北秧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协调能力与柔韧性。
2、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掌握其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并融于舞蹈组合中。3、通过舞蹈组合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并融于舞蹈组合教学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步法、耍法、扭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手巾花、琴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学生随着欢快轻松的《友谊舞曲》进入基本功训练。
1、檫地。 2、拧腰。 3、压腿。 4、压后腰。 5、胸腰。
二、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一)、复习上节课舞蹈,导入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二)、东北秧歌教学
1、了解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和舞蹈韵律要求。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东北秧歌的动作既哏又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扭、摆、圆身以及双膝屈伸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点、韵律。
2、东北秧歌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①拿法:A—全把握巾;B—单指贴巾;(学2种,还有握巾角)
②耍法:A—里挽花;B—外挽花(学2种,另外还有小五花、碎绕花等)
③扭法:秧歌的扭法很多。
首先介绍手巾花扭法
A_单臂花;B—交替花;C—双臂花;D—十字花;E—展翅花;F--砍巾花;G--背巾花
再介绍身体扭法:主要由左、右摆动和 前后扭身既画∞字组成。
A—前后扭身韵律;B—左右横摆扭身韵律;
3、东北秧歌步法以及步法与手巾花配合学习
①:脚的屈膝与压脚跟(顿步)—顿步扭身、顿步背巾、顿步砍巾花
②:十字步 ③:颤步双花、颤步背巾 ④:跳步双臂花
4、东北秧歌舞蹈组合教学(过程中配音乐,由慢到快)
前奏:[1X 8拍]于三、七点准备出场
一段:[2X 8拍]顿步砍巾花出场再转向一点
[2X 8拍]颤步双花变颤步背巾
[2X 8拍]顿步砍巾花自转一圈
二段:
[1X 8拍]向左跳步双臂花1X4拍—向右跳步双臂花1X4拍
[1X 8拍]面向5点左跳步双臂花
[1X 8拍]顿步扭身、双手叉腰
[1X 8拍]踏步十字花
5、集体配合音乐练习,老师看学生动作后再纠正不正确动作。
1、配音乐训练,教师领跳。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步法:
a)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b) 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c) 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拓展资料:
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
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秧歌的历史秧歌源于汉民族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秧歌
文章TAG:
扭秧歌 秧歌 扇子 怎么 扭秧歌扇子怎么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