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映歌舞怎么扭法

其实就是“+”字步 先右脚向左前方迈,然后向左下方彻左脚,右脚向右下方彻,接着左脚向右上方迈。这就是秧歌步

映歌舞怎么扭法

2,怎样才能跳好东北秧歌啊

跳东北秧歌时幅度要大而夸张更好看,不像南方秧歌那么扭捏,我认为东北秧歌主要是跨和腰的扭动不太好掌握,你可以上课时站在老师的身后,盯着老师的跨和腰仔细学,另外下课后多练习脚的步伐,如反拧、小颤、颠步等。优酷网上有多东北秧歌教学,你可以看看。反正我那会刚学的时候也很别扭,我只要一走路就练扭跨、练小颤。多练一些顺过劲来就好学了。加油
不知道你做什么用 教课用还是 跳舞用 跳舞的话可以用《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我这里有几首东北秧歌的音乐。其实一些民歌《欢聚一堂》《好日子》《欢天喜地》《好收成》等都可以跳东北秧歌用。

怎样才能跳好东北秧歌啊

3,第四套健身秧歌套路

舞蹈共分五个教学,前引动作3个:1、推扇分扇 2、点步转身 3、送扇拨扇- 基本动作24个:- 1、嫚妞推扇 2、提扭八字扇 3、下掰上拨扇 4、转身提扇 5、扣拧蹲步 6、插提横扭步- 7、并步扭跳 8、大波浪 9、下穿上分扇 10、鱼摆尾 11、扣拧双划 12、丁字拧步- 13、上下开扇 14、招迎扇 15、直扇摆步 16、转身甩扇 17、措步平推 18、下弓上拉- 19、盘花磨脖 20、转身扑蝶 21、撤跳划扇 22、扣拧摇橹 23、转身下叠 24、挽花追雨-
从下载土豆视频的下载器上找,或是从百度上找,找“第四套健身秧歌 mp3下载”,他的图案是一个小耳机的样子不过要是从土豆上下的话得下下载器,还得注册个账号下载土豆网的下载器:从土豆网上随便找个视频然后点下载,就会出现下载视频的软件,将其下载。

第四套健身秧歌套路

4,如何跳秧歌十字步

一、为了演示方便,选用地面砖做参照物,看好其中的十字形缝隙。二、将左右两脚分别放在十字形横线的下方、中线的左右两边,站好位置。三、第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同时右手高左手低,自然摆动。可以根据需要拿绸子、扇子、手绢等道具。四、第二步,右脚向左前方迈出,同时左手高右手低,自然摆动。五、第三步,左脚撤回,同时手臂左低右高,腰身自然扭摆。六、第四步,右脚脚撤回,同时手臂右低左高,腰身自然扭摆。至此,一个完整的秧歌步完成。然后,听音乐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1、首先将左右两脚分别放在十字形横线的下方、中线的左右两边,站好位置。2、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同时右手高左手低,自然摆动。3、右脚从左脚内侧绕过左脚,站在左脚的左前方,这时右脚脚跟可以向左边倾斜一些,这样更有利于站稳,不摇晃摔倒。4、迈左脚。左脚向左侧平行移过来就可以,移动的宽度与肩同宽就行,学习的时候动作不要太大,以便保持平衡。5、右脚直接下移到自己感觉到舒服的地方站稳。这样扭秧歌的基本步十字步就完成了。扩展资料:社会影响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秧歌是中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一步:左脚向前跨一步; 第二步:然后右脚也向前一步,要略超出左脚一点; 第三步:左脚跨到后面偏左; 第四步:右脚也退回和左脚一齐,中间约30厘米 多走几次,就成功啦! 加油!
想象下你站在一个十字的交叉点处 那么前后左右各有四个点 如果先迈左脚 那么左脚向右踩在右边的点上 然后右脚踩在前面的点上 左脚再踩左边点 右脚再踩在后边的点上 如果先迈右脚与之相反 其实就是两个脚轮换着一直踩十字上的点啦

5,陕北秧歌的特点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 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 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踢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待彩扇,女舞彩绸,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 拜年间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 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 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 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秧歌舞主要有三 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 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 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 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传统大秧歌是扭完后停着唱,群众叫“敲起来钮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扭大秧歌领头者叫伞头,一手持伞;另一个舞者身挎一串铃,手拿佛尘,称之为马排子,走在伞头后面。锣鼓琐呐一响,伞头着带着秧歌队,在前开路,变化各种队形。最红火的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表演程序一般是伞头起唱,多为见景生情,即兴创作,锣鼓间奏,群 众合唱最后一句。  在陕北,每年春节来到,“锣鼓一响,喉咙发痒”,人们就开始筹办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也叫“热闹”或“闹红火”。早年多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在活动形式上,有大场秧歌、小场秧歌。其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狮舞”、“龙灯”、“水船”等。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花灯秧歌。小场子秧又叫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扩,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局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吉庆,图个红火。每年正月初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去忙自家庄稼活。闹秧歌不仅是青年男女的事,甚至许多老汉,老婆也乐于参加,锣鼓一敲响,喉咙眼直痒痒,就想亮开嗓子唱几声,甩开胳膊扭秧歌,踢场子,自取其乐。不参加秧歌队的人就跟上秧歌队看红火,不仅在本村看,甚至跑上十里八里的山路,到邻村看歌。而正月十五闹无宵,转九曲,也许就是陕北闹秧歌的最高潮。

6,秧歌基本步法有哪些

十字步秧歌的步法: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
【教学内容】 1、舞蹈基本功训练 2、东北秧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协调能力与柔韧性。 2、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掌握其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并融于舞蹈组合中。3、通过舞蹈组合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并融于舞蹈组合教学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步法、耍法、扭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手巾花、琴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学生随着欢快轻松的《友谊舞曲》进入基本功训练。 1、檫地。 2、拧腰。 3、压腿。 4、压后腰。 5、胸腰。 二、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一)、复习上节课舞蹈,导入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二)、东北秧歌教学 1、了解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和舞蹈韵律要求。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东北秧歌的动作既哏又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扭、摆、圆身以及双膝屈伸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点、韵律。 2、东北秧歌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①拿法:A—全把握巾;B—单指贴巾;(学2种,还有握巾角) ②耍法:A—里挽花;B—外挽花(学2种,另外还有小五花、碎绕花等) ③扭法:秧歌的扭法很多。 首先介绍手巾花扭法 A_单臂花;B—交替花;C—双臂花;D—十字花;E—展翅花;F--砍巾花;G--背巾花 再介绍身体扭法:主要由左、右摆动和 前后扭身既画∞字组成。 A—前后扭身韵律;B—左右横摆扭身韵律; 3、东北秧歌步法以及步法与手巾花配合学习 ①:脚的屈膝与压脚跟(顿步)—顿步扭身、顿步背巾、顿步砍巾花 ②:十字步 ③:颤步双花、颤步背巾 ④:跳步双臂花 4、东北秧歌舞蹈组合教学(过程中配音乐,由慢到快) 前奏:[1X 8拍]于三、七点准备出场 一段:[2X 8拍]顿步砍巾花出场再转向一点 [2X 8拍]颤步双花变颤步背巾 [2X 8拍]顿步砍巾花自转一圈 二段: [1X 8拍]向左跳步双臂花1X4拍—向右跳步双臂花1X4拍 [1X 8拍]面向5点左跳步双臂花 [1X 8拍]顿步扭身、双手叉腰 [1X 8拍]踏步十字花 5、集体配合音乐练习,老师看学生动作后再纠正不正确动作。 1、配音乐训练,教师领跳。
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步法: a)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b) 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c) 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拓展资料: 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 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秧歌的历史秧歌源于汉民族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秧歌

文章TAG:大秧歌  怎么  歌舞  扭大秧歌怎么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