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用什么方法,提高身体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4-05-22 10:13:19
本文目录一览
1,提高身体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练瑜伽,体操还有压腿,个人认为压腿比较方便,而且省时间
2,什么运动锻炼柔韧性
韧带不论是在武术中还是在跆拳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韧带不好,动作做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动作没有爆发力,当然就没有击打效果了。
拉韧带不论大小,都很痛苦的,小孩在练武的时候也是被拉的直哭。
韧带不好不要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拉开的,很多老年人60多岁后练太极拳,最后也拉的很好的。
办法是:
1、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以前见过有的人强拉,跳起来往地上劈叉,以至拉伤,只好休息养伤,伤好了韧带又回去了。
2、用耗腿的办法,就是压住静止不动几秒。效果非常好。
3、拉韧带之前要热身,只有身体发热了,减少肌肉之间的粘滞性,才会容易拉开。
4、注意动作要正确,不然事倍功半。多找点武术书籍看看要领。
相信自己一定行,祝你成功。
3,怎样练身体的柔韧
如果真想练好柔韧度,就要忍受一点痛苦了。首先坐在地上,两腿向前伸直收拢,勾脚,上身向前倾,努力用手去碰脚尖,练到比较柔韧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肚子去贴大腿外侧。躺下,找一面墙,屁股贴墙,脚朝上闭拢,然后脚往两边同时打开,这个是开胯的软开度,然后靠自己腿的重量慢慢往下压。练腰你可以面朝地平躺,用双手将自己的上半身撑起,头努力往天花板看,注意手不要离身体太远,往上撑起不要憋气,正常呼吸就好。肩部你可以找一面墙,面对墙,双手握住,将双手举过头顶,然后将手放在墙面上,努力用胸去贴墙,注意头看天花板,以上都需要承受痛苦和很多时间。天天拉韧带`~只能这么练了``或者到游泳池拉韧带`在水下拉没那么费力建议你试试 劈岔 下腰,这个是练出来的,
可以慢慢来,今天下一点,明天下一点,自然有收获
但是千万不要猛下,否则轻的 韧带受伤, 重的话......
4,什么方法练柔韧性最有用
腰部柔韧性的练习方法
(1)前俯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前运动的能力和柔韧性具体方法:并步站立两腿挺膝夹紧两手十指交叉两臀伸直上举手心向上。然后上体亢腰前俯两手心尽量向下贴紧地面两膝挺直,髋关节屈紧,腰背部充分伸展。两手松引用双手从脚两侧屈肘抱紧脚后跟,使胸部贴紧双腿,充分伸展腰背部。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放松起立。还可以在双手触地时向左右侧转腰,用两手心触及两脚外侧的地面,增大腰部伸展时左右转动的柔韧性。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直立,挺胸塌腰,充分伸展腰背部,胸部与双腿贴紧。
(2)后甩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后运动的柔韧性。具体方法:并步站立,练习时一腿支撑,另一腿向后上直腿
摆动,同时,两臂伸直,随l体向后屈做向后的摆振动作,使腰背部被充分压紧,腰椎前面充分伸展:
动作要点:后摆腿和上体后屈振摆同时进行;支撑腿,膝伸直.头部和双臂体后屈做协调性后摆助力动作,
(3)腰旋转:主要用来练习腰部的左右旋转幅度。具体打法;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垂于休侧以髋关节为
轴体前俯,然后以腰为轴,使上体自前向右、向上再向左,回到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双臂随上体做顺
时针或逆时针的环绕动作,以增加腰部旋转的幅度和力度、
动作要点:尽量增大绕环幅度,速度由慢到快,使腰椎关节完全得到活动、伸展。
5,如何提高自身的灵敏度和柔韧性
灵敏度是指运动员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灵敏素质是在极其扎实的运动技能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多爬不同风格地形 线路长经验和技术: 其实攀岩在相当程度上考验对线路随机应变的程度,所以接触越多不同风格的线路、地形种类、岩质和攀爬方法,技术的提高就越快。这就是很多人去一次阳朔回来都会好像变强很多的原因,也是很多人总在一个岩场爬固定某一个定线员的线路提高很慢的原因。 要充分表现灵敏素质还需要相当的力量和柔韧性作保证。 影响柔韧性即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关节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其中,最后一项对提高柔韧性关系最大。 柔韧性可用拉筋方法提高: 柔韧不仅决定于结构的改变,也决定于神经对骨骼肌的调节,特别是对抗肌放松、紧张的协调。协调性改善可以保证动作幅度加大。提高柔韧性可采用拉长肌肉、肌腱及韧带等组织的方法,有爆发式(急剧的拉长)和渐进式两种。其中,渐进式可以放松肌肉,使筋腱缓慢地拉长,不易引起损伤。 柔韧性的男女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柔韧性可以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主动柔韧性是指利用肌肉可以使关节活动的范围,被动则单纯是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一般来说,女性和幼童的被动柔韧比较强,但是因为相应的肌肉发展不足。所以通常在主动柔韧方面不及成年男性。但是无论如何,主动柔韧不可能超出被动柔韧的活动范围。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6,怎样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协调性需要先了解:1、影响协调性因素;2、协调性训练理论,以下叙述。
1、影响协调性因素
影响协调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动作反面肌肉的神经冲动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松与收缩。
(3)耐力—疲劳的出现对精致动作有影响。
(4)心智练习—心智练习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体感受器(proprioception)—对位置肌肉关节的张力感受。
2、协调性训练理论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e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
协调性训练法大概有以下九种手段: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2、反向完成动作;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协调性训练法之频率愈是基层要愈高,当然,如果是两公尺以上长人,动作仍不协调,频率也要高。在准备期每星期之频率以二到三次较佳,动作项目最少十项,每项动作最少练习三次到五次。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练期中,必需打好基础,在调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在处方安排上,可依据上述训练法所列的二十个项目,再加上教练另编项目来操作。强度以七十%,频率以每星期三次。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8.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此为一组循环。其它有10.陀螺翻滚、11.左脚内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摆振、13.站立抛接球、14.坐抛接球、15.抛球向前后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撑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滚接球等。
当然,协调性训练在于要求速度与时间和动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动作越复杂学习效果越佳,所以教练可以再编十到二十项动作,计约三十个项目练习。
文章TAG:
柔韧性用什么方法 提高身体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