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波密什么意思,请问能提供丽江到拉萨的详细路况图么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4-01-18 08:00:02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能提供丽江到拉萨的详细路况图么
你好,神秘西藏团队为你服务。滇藏川藏公路不确定性很高,所以无法提供路况信息。但川滇藏都是武警部队养护,所以基本不会出现长时间段路情况。十日自助如下供参考:D1:丽江——长江第一湾——虎跳峡—— 香格里拉D2:香格里拉——普达措——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D3:香格里拉—纳帕海—德钦—飞来寺D4:飞来寺—明永冰川D5:明永—盐井—芒康D6:芒康—左贡D7:左贡—然乌D8:然乌—波密D9:波密--通麦一林芝一八一 D10:八一 巴松措 一工布江达—拉萨。具体因字数有限,请加Q友!
2,堰塞湖什么意思
堰塞湖定义
堰塞(sè)湖 (dammed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见地区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害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
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
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山体滑坡堵塞河道,河水无法流到下游,就会在上游形成堰塞湖
3,没有通公路的地方国家应该怎么处理理
国家一直都在积极解决中。比如我国最后一个修通公路的县—墨脱县。墨脱公路!被称为中国最难修的公路,全程117公里却用了50年 墨脱的自然灾害非常严重,泥石流时常都有发生,在修好这条公路过了几天后,在关键的路口就被泥石流给深深的拦住,这样一来整条交通线就意味着报废。这里在秋季到来的时候会伴随着连续几个月的大型暴雨,因为长时间的下雨,也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再次发生。扎墨公路:从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墨脱镇,属G559国道,是第一条进墨脱县的公路。历史:1975年动工,多次被自然灾难破坏,多次修修停停。再修:2009—2013年10月国家全额投资9.5亿,挖隧道,改建成功。墨脱能通车9个月,大体上“摘帽”中国高原孤岛的历史 。2017年10月开始三年总投资12亿整治改建 。路线:先后跨越波斗曲、金珠曲、西莫曲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很长距离是靠近嘎隆曲—雅江行进,经米日和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路线全长117公里。从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隧道到1千多米的墨脱镇,有很多连续的下坡。公路级别:从扎木镇到嘎隆拉隧道是三级公路建设(7.5米宽),隧道出口到墨脱县城的道路按四级公路建,其中80K到县城最窄路段(塌方和泥石流经常发生)是4.5米宽。通车类型:一些涉水路段砾石较高,2018年底还只能通行底盘较高的车辆,将来形成柏油路可开轿车。村村通公路”政策,是近年来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公共政策,是一项民心工程。它又被称作“五年千亿元”工程,即我国“力争”在5年时间计划投入100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其中农村"村村通公路"政策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然而,政策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力争”的意思就是说努力多修,并不能完全覆盖,但这其中可能也不乏腐败问题,但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多实现了村村通,有的地方不全面是必然的,因为这需要时间。
4,堰塞湖的情况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堰塞湖。
熔岩堰塞湖举例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33317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km2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5,川藏南线的介绍
川藏南线自东向西,穿行于西藏东部的高山峡谷区。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和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四川境内的大渡河、雅砻江、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等。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沿途主要景点有理塘、海子山、巴塘、芒康等。
【理塘】位于理塘河上游,海拔4700米,是川藏南路的最高点。每年八月,藏区规模最大的赛马盛会—理塘赛马节在此举行。过了理塘,下一站就是海拔4670米的海子山口。
【海子山】是一片广阔的草原牧区,山下的姐妹湖终年冰封不化,传说湖中有怪兽出没。继续向西,经义敦村便达巴塘。
【巴塘】位于金沙江东岸,以丰富多彩的民歌、舞蹈和藏戏闻名于世。巴塘是四川境内最后一个大镇,由此西行过金沙江大桥,便进入西藏境内。
【芒康】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是入藏后的第一个县城,地处三江流域峡谷区,境内群山起伏,多峡谷,地形复杂。特产有竹编工艺品和陶瓷。境内景点有盐井区曲孜卡温泉和有“神湖”之称的莽错。由芒康翻越脚巴山后即抵邦达—川藏南北路汇合点。
邦达—拉萨
【怒江山】由邦达向西,需翻越横断山脉最大的天险—怒江山。川藏公路在怒江山区以“之”字形曲折盘旋,共有72个大拐弯,是川藏公路拐弯最多的一段。沿途雪山、原始森林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景色宜人。跨越怒江大桥后,便到达八宿县。
【八宿】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为半农半牧县,当地特产有怒江裂腹鱼、裸腹重唇鱼、花椒和核桃。境内景点有然乌温泉、夏里温泉和八宿寺。离开八宿,下一站就是然乌。
【然乌】然乌附近有然乌湖,面积2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850米。湖周围是茂密的森林、晶莹的冰川、皑皑的雪山,四季同时,景色之美,被誉为“西藏的瑞士”。由然乌西行,沿途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附近的雪山、湖泊、森林交相辉映,加之农田村落,是川藏公路最美的一段。
【波密】波密藏语意为“祖先”,县府驻扎木。当地特产有易贡藏刀和“珠峰茶”。境内景点有岗乡自然保护区、卡钦冰川、则普冰川和若果冰川等,其中卡钦冰川为我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也是全国三大冰川之一,长约19公里,面积约90平方公里。由波密一路西行,便要经过川藏线上的“死亡路段”—通麦。
【通麦】通麦沿线的山体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途经此地时应尽快通过,不宜停留。由通麦西行翻越色季拉山(海拔4720米)后,不觉眼前一亮,墨绿色的原始森林携着一股清新怡人之气扑面而来,林芝到了。
【林芝】 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八一镇是林芝地区首府,镇上商店林立,市集热闹,食宿方便。
由八一镇沿尼洋河行至工布江达,再沿拉萨河谷前行,便抵达孜。过达孜沿公路西行,远远地就能看到矗立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川藏南线旅游交通指南
【成都—拉萨】 成都与拉萨之间每周有数班长途客运汽车往返,夏季较多,但时间不固定。成都往拉萨的班车,售票及乘车地点在成都白马寺(西藏饭店西面约200米处);拉萨开往成都的班车,则由拉萨客运站出发。
【成都—昌都】每周至少有两班汽车开往昌都,在成都西南郊簇桥的昌都运输站乘车。
川藏南线旅游注意事项
●拉萨客运站每周均有发往昌都及林芝一线的客车,时刻需在当地查询。
●沿川藏线进出拉萨,可在成都及拉萨找寻便车(军车或货车),价格需与司机面议,高低则要看你的口才了。如在途中搭车,最好准备一些小礼物,如三五牌香烟、巧克力及小工艺品等。
●最好准备几付卫生口罩,以防在乘车时吸入汽车卷起的灰尘。
●川藏线因泥石流和塌方频繁,故行程安排应宽裕些。
●沿川藏公路进藏,最佳时节是每年的5月份和8月中旬—10月。
川藏南线食宿 川藏公路沿途饮食以川味为主,可在招待所、运输站内的食堂和街上的餐馆用餐。沿线各城镇都有招待所和旅社,但条件较差,最好自备睡袋。</
6,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
《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15.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6.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17.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18.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19.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15.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16.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1分)。17.“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1分)18.“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19.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1分,答到要点即可)15.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16.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17.“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18.“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19.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l分,答到要点即可)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2]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点评】命题者从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设问制题。以考查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内容把握分析其所用说明方法的作用的比较能力。类似的还有先考查说明方法再谈作用的。如2008江苏盐城市的第l6题(文《雪的功能令人惊奇》):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要答好这类题 目.我们必须联系前后文,找出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具体语境。如本题,可扣住关键词句(如“是……形成的堰塞湖”等),再分析其举例的目的所在,有的需概括,如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有的在例子的前或后。如“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题3]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 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 [点评】命题者从整体感知和筛选信息的角度切入。具体考查同学们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要答好这类题,必须联系前后文,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筛选。如第③段的“堰塞湖的堵塞 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第④段的“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等。 [题4]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 [点评】命题者从语言运用准确性的角度进行设问制题。以考查同学们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能力。答好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明了“大体这类词的本身的意思。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然后再看这个词所在的语境。思考它是说明什么的,假设去掉这个词会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其表达作用:说明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 [题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个字。 [点评】命题者从概括提炼相关信息的角度设问制题。以考查同学们提取文段要点的能力。要答好这类题目。我们必须首先找到有关的信息点所在的语境.可借助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因此”“在此基础上”“另外”等:然后拎出相关语句,再按照题干中字数的要求.加以提炼、概括即可。如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文章TAG:
雨中的波密什么意思 请问能提供丽江到拉萨的详细路况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