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一般有哪些情节?京剧用的舞台道具扇子西厢记。《崔莺莺等月》西厢记(简称-0,又名王西乡、北西乡)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杂剧,成书于元稹、大德年间(1295~1307),“西厢记”是超级经典的一幕,作为大学的学生,谈论王希祥的成就不能不提董希祥。
1、...我国为什么要重金保护它,作为 大学生,应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传统...1由来: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曲”,自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在又称为“昆曲”。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被称为百花园中的“兰花”。据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魏良辅的《南词概论》,昆曲是元末(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顾颉所创。
成为符合昆曲节奏的剧本,促进了昆曲的传播。昆曲在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就成了明中叶至清中叶最有影响的声腔剧种。但到了清朝中期,昆曲逐渐衰落,解放前几乎从舞台上消失。解放后,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整理这一珍贵剧目的工作,昆曲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昆曲的音乐属于对联结构,简称“曲牌体”。
2、《 西厢记》超经典一幕,张生拿红娘与老和尚开玩笑,被训斥得狗血淋头透过张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真实想法,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张生这位书生粗鲁“无赖”的一面。其实在张第一次和媒人见面之初,张“流氓”的一面就从未消失过,直到媒人训斥了张后离开。媒人奉崔夫人之命来到方丈处,询问佛事。张生可以面对面地观察媒人,并近距离接触媒人。通过观察媒人的言行,张生得出结论,媒人是端庄安详的,完全没有轻浮的样子。
3、从中国古代戏曲分类《 西厢记》和《牡丹亭》各属于什么?从中国戏曲的角度来看,[西厢记]属于昆曲和京剧,【牡丹亭】属于昆曲。中国古代戏曲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如果从这两部作品的年代来看,西厢记属于元杂剧,《牡丹亭》属于明清传奇。《崔莺莺等月》西厢记(简称-0,又名王西乡、北西乡)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杂剧,成书于元稹、大德年间(1295~1307)。《牡丹亭复活》(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发表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台监。后来因为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和愤怒,他辞职了,决定通过写剧本来表达自己的忧郁。于是他回到了自己出生的中山府,开始创作杂剧。晋代有个叫董的书生,改编自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故事的主人公莺莺写成了博陵郡人。隋代定州称博陵郡,所以莺莺和张生的故事在博陵地区广为流传。
文章TAG:西厢记 舞蹈 视频 大学 大学西厢记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