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视频4级,舞蹈考级一级三级四级五级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4-05-14 22:12:55
本文目录一览
1,舞蹈考级一级三级四级五级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 宗旨及目标:中国舞是面向广大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的一种舞蹈类型,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推行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课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内容与方法符合相应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有符合该级别学员身体条件的舞蹈基训。 普及型级别: 一级(4-5岁);二级(5-6岁);三级(6-7岁);四级(7-9岁) ;五级(8-10岁);六级(9-11岁);七级(10-12岁);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 半专业型级别: 第十一级(初级课)适用于14-16岁青年 第十二级(中级课)适用于15-17岁青年 第十三级(高级课)适用于16-18岁青年 中国舞考级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身韵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彝族)以及音乐节奏训练。 舞蹈练习可以使身体变的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与少年儿童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使少年儿童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因此,通过孩子对中国舞蹈的系统学习与训练,不仅能够使孩子们获得舞蹈知识与技能,提高孩子认识美、掌握美、展现美的艺术品质,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加健康美丽。 考试须知 : 一、各级学生报考,须由获得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推荐。二、参加考试的学生须分级报考。成绩合格者,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按所考级别颁发证书。 三、参加考试的学生,各级课程规定的课时数完成不足五分之四课时的学生不得参加考试。 四、参加考试的学生须交纳考试费。 五、考生于考试前40分钟报到。 六、考生进入考场前应佩带好考试编码。 七、课程每周一至两次,须一年时间完成。报考舞蹈考级无起点级别限制,初级阶段不要求级别连续,中高级阶段不能越级,必须有级别的连续性。 八、考场内谢绝参观,仅考试官及负责音乐伴奏的老师在场。 考试流程: 1、 考生考试要求:考生不要佩戴饰物,着装整洁干净,盘头、统一体操服、长袜裤,表演可穿黑色长裤,挂牌入场。6---8人为一组,每组考试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中、高班民族舞必须穿跟鞋),携带规定的教具(例:幼儿课的铃、鼓、手绢等)。 2、 考试内容:基本功,组合、剧目表演两个部分。表演要求从规定组合、自选组合中各选1---2个,组合进行汇报考试。高级要有完整的剧目,进行独舞表演。 3、 每组考生应为双数。如遇单数则替补一名已考完的学生,此考生身上不佩带编号,仅在做双人组合时上场。 证书相关: 一、中国舞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书》及《学生考试合格证书》,是教师拥有教授《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资格的凭证及学生舞蹈水准认定的凭证,证书获得者应珍惜、爱护、妥善保管。 二、“证书”遗失、损坏一律不予补发。如有特殊情况,须由本人说明理由提出申请,经核实后方予以补发。补发“证书”须重新交费: 《教师资格证书》 200元/级 《学生考试合格证书》 50元/级 三、如“证书”填写有误,经核实属舞蹈考级中心工作人员疏忽所为,将免费予以补发。 如“证书”填写有误,经核实属考试承办单位填写或提供姓名等资料不准确,则应由 承办单位负责,按补发“证书”处理。 四、承办单位在三个月内如未领取到证书,请尽快与证书制作部门张学丽老师联系,核对邮寄地址。 摘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简介,非原创
2,中国舞4级考级内容
中国舞4级考级内容介绍如下:中国舞 4 级考级是考查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的考试,包括舞蹈技巧、舞蹈组合和舞蹈表演三个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考试内容及备考建议。一、舞蹈技巧舞蹈技巧是中国舞 4 级考级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基本功和技巧展示。基本功包括肢体柔韧性、协调性、身体力量、舞姿准确性等。技巧展示包括跳跃、旋转、翻身、摆动等技巧。备考建议:1.坚持每天练习基本功,提高肢体柔韧性、协调性、身体力量等。2.学习各种技巧,并逐步提高技巧难度和完成质量。3.在练习时,注意舞姿准确性,注重细节。二、舞蹈组合舞蹈组合是中国舞 4 级考级中的第二个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音乐和舞蹈组合要求,完成一段 2-3 分钟的舞蹈表演。备考建议:1.熟悉考试要求的舞蹈组合,掌握舞蹈节奏和风格。2.练习舞蹈时,注意舞蹈姿势、舞步准确性和舞蹈表现力。3.在练习时,多听音乐,感受音乐情感,并将音乐情感融入舞蹈中。三、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中国舞 4 级考级中的第三个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舞蹈作品,完成一段 3-5 分钟的舞蹈表演。备考建议:1.熟悉考试要求的舞蹈作品,掌握舞蹈节奏和情感。2.在练习时,注意舞蹈姿势、舞步准确性和舞蹈表现力。3.多参加舞台表演和比赛,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综上所述,中国舞 4 级考级内容包括舞蹈技巧、舞蹈组合和舞蹈表演三个部分。

3,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
中国舞的基本功: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4,中国舞四级基本功全部
考级四级基本功:1、二拍舞步2、三拍舞步3、单手位4、波浪5、压胯6、勾绷脚7、前抬腿8、后抬腿9、抱端腿10、压腿11、前踢腿12、后踢腿13、脚位14、碎步15、掰膀子16、小跳17、节拍练习18、藏族舞19、东北秧歌20、结束动作少儿舞蹈考级规范一、考级教师:1、教师必须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师培训班,取得相应师资证书。2、考级时候教师必须出示师资证书,没有相应等级师资证书的教师不得推荐学生参加相应级别的考级。3、使用中国舞协考级教材开展教学。二、考生:1、考生年龄应符合如下要求:一级4-6岁,二级5-7岁,三级6-8岁,四级7-9岁,五级8-10岁,六级9-11岁,七级10-12岁,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2、考生实际年龄大于规定的年龄范围不受限制;实际年龄小于规定的年龄范围,必须增加由授课教师自创的组合,以全面考察低龄考生的素质和水平。3、考级中每组考生应统一服装,不要化妆和佩戴饰物,女生须扎结头发;考生需佩戴考号,每组8人,如不足8人则由已考完的考生替补,替补考生不佩戴考号。4、考生进入考场后,考官向考生问好,考生应回答:“老师好!”考级结束,考官向考生再见,考生应回答:“老师再见!”考生回答应声音洪亮,整齐划一。三、报名:1、考生需填写《考级报名表》,同时提供户口本复印件和两寸蓝色底照片两张。2、考生报考四级以上级别须提供前一级别证书复印件。3、考级单位考级前打印本次考级的《学生考级登记表》,其中考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级别、国籍、民族等项目须如实填写清楚,同时提供电子稿。打印一律使用A4纸,每页24名考生。4、考级严格按照打印的《学生考级登记表》所登记的顺序进行,不得随意调换,表中未做登记的考生,不得安排考级。
5,古典舞基本功视频教程
古典舞动作要领 旋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翻身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弹跳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 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文章TAG:
中国 中国舞 基本 基本功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视频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