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朗读比赛 唐诗

兵车行

朗读比赛 唐诗

2,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诵读古诗文,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的情怀,感受古人的思想和艺术魅力。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古诗文古诗文的种类繁多,有七言律诗、五言绝句、楚辞、唐诗宋词等等。在选择古诗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如果喜欢抒情的诗歌,可以选择唐诗宋词;如果喜欢歌颂祖国的诗歌,可以选择近现代的诗歌;如果喜欢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的作品。第二步: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古诗文的意境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在诵读古诗文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更要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天地万物的感慨。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古诗文的意境。第三步:掌握古诗文的语音和语调古诗文的语音和语调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诵读古诗文时,我们要注意掌握古诗文的语音和语调,表现出其独特的韵律美。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写到:“突兀如霜天月,润物细无声。”这句诗表现出了月亮的清冷和空灵之美。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句子的语音和语调,表现出古诗文的韵律美。第四步:注重节奏和声音的变化古诗文的节奏和声音的变化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诵读古诗文时,我们要注重节奏和声音的变化,表现出其独特的音乐美。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这句诗表现出了元夜的美好和热闹。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和声音的变化,表现出古诗文的音乐美。

古诗文诵读

3,李季的江南草视频 诗朗诵

传说人死先到鬼门关,途经黄泉路,便来到忘川河边,    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

李季的江南草视频 诗朗诵

4,古诗词朗诵有那些形式

1、直接朗诵;2、男女轮诵;3、配乐朗诵加段背景音乐;4、配乐配景朗诵;5、舞台朗诵;6、视频朗诵;7、多人朗诵;8、情景式朗诵;扩展资料: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读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朗诵类型:1、范读法示范性的朗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读给儿童听,然后由儿童仿读。一种是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范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段或一句。主要是给学生示范,所以必须做到正确、清楚,流利而带有感情。齐读法:是全班或全组儿童,同时齐声朗读。2、伴读法教师或优等生伴着儿童读,儿童可隐隐约约听出自己的毛病而有所改进。3、轮读法每个儿童轮流读,这种读法有比赛的性质。低年级的课文短,可以一个小朋友读完全文后,再请另一个读。4、接读法一篇课文分由几个儿童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儿童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落,再指另一个儿童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随时唤起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5、领导读由教师或朗读得特别好的学生,带领朗读的方式。教师或优等生先读一句,或先读一小段,儿童跟着读一句或一小段。如此继续进行,直到全文读完为止。6、交互读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甲组再读第三句,乙组再读第四句,依次轮流,周而复始。7、分组读分组、分行或分排读,并互相矫正错误。8、自由读全班同学每人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由于不必与别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9、指名读由教师指名一个儿童来读,读完了一段或两段以后,另请一个同学接读。10、表情读课本如为韵文,可让儿童依字句的长短,音乐的节奏,用姿势、动作、表情的方法朗读。11、抽签读在全体儿童的名签中,谁被抽中,就由谁站起来朗读。12、对话读儿童剧要用对话读,也就是分角色读,此方式较活泼而有助理解。13、高低音读甲儿童高音朗读,乙儿童低音相和。这是一种靠声音高低产生变化的方式,儿童可在兴味盎然中变化音调朗读,感觉新鲜而有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朗诵

5,诗歌朗诵视频

《思念是一种美丽的孤独》作者:汪国真朗诵:馨荷·视频诗歌朗诵《思念》作者汪国真朗诵白玉阑·视频: 诗歌朗诵视频:

6,经典诵读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视频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课内思乡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儿童朗诵清明夜古诗视频

00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002.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003.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8,求一个古诗词经典诵读的视频素材

苏轼作品四首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丙辰:宋神宗熙宁9年(1076年)。达旦:直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天上宫阙:指传说 中月中宫殿。不胜寒:冷的使人受不住。转朱阁:月光照射入红色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照无眠:照着有心事不能入睡的人。婵娟:美人;这里指月亮。 【简析】这是一首中秋词。抒发诗人对千里之外的兄弟子由的怀念。词的上片,因问月而展开幻想,在幻想 中他回到仙境,但最终还是眷念人间,但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下片因月而引出离别的思绪,把人 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说明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最后以“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的祝愿结 束。全篇笔法曲折多变,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说理通达,情意深厚。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注释】乙卯:宋神宗熙宁8年(1075年)。千里孤坟:苏轼之妻王氏埋葬于四川,当时苏轼在密州,相隔 几千里。鬓如霜:两鬓全白。言自己饱经沧桑,衰老得很快。小轩窗:小室的窗前。轩:只有窗槛的小 室。短松岗:种植小松树的山岗,指王氏墓地。 【简析】这是一首悼亡祠。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极其深沉,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 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头了。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 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岗”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流露诗人 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东坡:原是黄州的一片荒地,苏轼曾在此开垦耕种,并仿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垦地事迹,取名 为东坡。鼻息已雷鸣:已经熟睡。鼻息:鼾声。营营:来往不停,这里指为名利奔忙。縠纹:形容水中 的微波。江海寄余生:把今后的岁月寄托于漫游、归隐的生活中。 【简析】这首词写于永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后,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东坡建一小屋,取名雪堂。这首 词是写他从东坡雪学堂夜饮后回归雪堂的情景。抒书写他内心的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 要求精神的解脱。 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诗人“倚仗听江声”,从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 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江海寄余生”一语,读来似是消极情调,实际是表现了诗 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顾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身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大江:指长江。风流人物:为人所仰慕的杰出人物。故垒:旧时的营垒。周郎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周瑜二十四岁时为吴国中郎将,人称周郎。乱石穿空 :陡峭不平的石壁直插 天空。公瑾: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子。纶巾:有青丝带的头巾。故国:指赤壁古战场。华发:花白 的头发。樽:酒杯。酹:祭奠时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上。 【简析】这首歌词时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 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诗人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词的开头,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豪情洋溢。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描绘,把赤壁景象写的雄奇险峻,有声有色。在“江山如画”的壮阔背景中,又突出了 “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了”两句车,写周瑜的风流英俊,“羽扇纶巾”两句, 写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而“故国神游”之后,则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9,歌颂母亲的古诗词诵读视频

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4、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元·王冕《墨萱图》6、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唐·白居易《母别子》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清·蒋士铨《岁末到家》10、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宋·王安石《十五》

10,谁有关于唐诗宋词朗诵的视频或音频啊

音频: 1.唐诗宋词朗诵: http://d103.d.iask.com/fs/800/1/a5761704326da768d86eec62a6f3308910603352/rar/%E5%94%90%E8%AF%97%E5%AE%8B%E8%AF%8D%E6%9C%97%E8%AF%B51.rar 2.经典古文唐诗宋词名家朗诵 http://d103.d.iask.com/fs/800/1/e70fe0c4845a2de4608f4013611715db10602213/rar/%E5%94%90%E8%AF%97%E5%AE%8B%E8%AF%8D%E6%9C%97%E8%AF%B52.rar 视频: 1.唐诗宋词鉴赏(上): mms://202.116.197.6/bjjt/shipin/fybdc/tsscjss/Release/contents/contents.files/000.asf 2.唐诗宋词鉴赏(下):mms://202.116.197.6/bjjt/shipin/fybdc/tsscjsx/Release/contents/contents.files/000.asf 3.25词五首-江城子[视频]-鉴赏唐诗宋词(上): http://www.eduxk.com/ziyuan/语文/新课标/九年级上/精品/25词五首-江城子[视频]-鉴赏唐诗宋词(上).wmv 4.25词五首-江城子[视频]-鉴赏唐诗宋词(下): http://www.eduxk.com/ziyuan/语文/新课标/九年级上/精品/25词五首-江城子[视频]-鉴赏唐诗宋词(下).wmv

文章TAG:古诗  诵读  表演  视频  古诗诵读表演视频  唐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