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怎么向戏曲舞蹈,简要的谈一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有什么关联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4-12-04 17:58:31
本文目录一览
1,简要的谈一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有什么关联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2,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发扬戏曲呢
宣传吧,最重要的就是宣扬戏曲的意义和内涵,让没有接触过存着偏见的人有所改观。或者巡回演出的方式,在各个高校演出,就像当初白先勇的青春版的《牡丹亭》一样,在年轻一辈中引起大的反响。 发扬戏曲一方面需要媒体新闻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戏曲的精髓魅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方面下些功夫,或多或少的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戏曲知识,也丰富对戏曲的了解。 其实戏曲在老一辈的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主要是在青年一辈中比较没落,但只要接触到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国粹的精华部分,还是会被其魅力倾倒的。本人就是从接触到戏曲课程,而逐渐的迷恋上我国的戏曲艺术的。你好!关键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关注戏曲。让大家都去戏院听戏不太可能,也许可以这样,换一种表现形式,加入一些大家能接受的东西,简单的来说就是换个表演形式。可以参考“新京剧”的改良呀,在京剧里加入了舞蹈等东西,也把一些拉拉杂杂的段子去掉了。个人最喜欢“大唐贵妃”不知道算不算新京剧。。。如有疑问,请追问。
3,简述中国古典舞的三大流派
在中国古典舞的诸多流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东方古典神韵和中国太极思维的体现。但是,由于各流派创作者参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和侧重不同,所呈现的风格意蕴也不同,这就形成了各个流派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典舞“身韵”学派,是具有中国古典舞“元老”意义的流派,其“身韵”脱胎于戏曲身段和中华武术。在其起步筹建期间,欧阳予倩先生主张“从戏曲中保留下来的舞蹈入手去研究整理中国古典舞”,这个方法得到了实施。“戏曲中舞蹈原有的动作逻辑被解构,动作被解析成零部件后安装到芭蕾的结构方法的框架上”。“身韵”作为专业舞蹈演员的一门课程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汉唐舞学派和敦煌舞学派,主要是通过对汉画砖、敦煌壁画等人体形象的模拟和复活,找出其舞蹈形态和动律。汉唐舞的《踏歌》,敦煌舞的舞剧《丝路花雨》就是其代表作品。这二种学派更注重的是创作实践环节。而昆舞是在对昆曲艺术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昆曲本质精神和神态韵味的提炼和加工。它既是在昆曲的制约之中,又是以舞蹈的思路拓展开去的一种新的中国古典舞样式。昆舞教学体系和小品舞蹈的建立虽然只经过了短短3年时间,但已经展露出其独特的视觉和方法。
4,什么是中国舞
也不完全等于民族民间舞,印度舞不属于民族舞,应该算代表性舞蹈吧中国古典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舞蹈 就像中国话一样,有独特的词汇、语意和文 法结构。 中国舞蹈起源於文字记 载以前,早在纪元前四千年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先 民已创造附有乐器伴奏,动 作相合,连臂踏歌的集体舞 蹈。 中国舞蹈的形式,在纪 元前一千年商周时期,曾区分为「文舞」与「武舞」二种,这是中国舞蹈 的基本要素。 而中国舞蹈又可区分为民俗舞蹈、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等。
5,中国古代舞蹈兴盛的朝代及原因
周朝建立以后,即已制定出礼乐制度,整理了前代遗有的乐舞,创造演出了规模相当完整的系列舞蹈作品《大武》。从创造演出的作品中,开始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舞蹈、音乐、诗歌三者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汉代的民间俗舞有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盛行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百戏中,舞蹈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舞蹈也受到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而形成了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特色。由此汉代的舞蹈除了保持一种粗犷、浑厚的风格外,舞蹈技艺向高难度发展,舞蹈的传情达意的手段及艺术表现力也丰富了许多。在这方面《盘鼓舞》最具代表性。 南北朝时,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自然在歌舞艺术上也互相学习,于是发生了新的飞跃。如《代面》、《踏谣娘》、《拨头》等一些带有情节性的舞蹈,为以后的中国舞剧(戏曲)开辟了道路。 到隋唐时期,统一了南北,南方与北方的乐舞也统一于乐部,其中胡乐成份所占较大,宫廷巨室闾阎细民,竟尚胡乐,相成习风,如《胡旋》、《胡腾》、《拓枝》之类遍及各地。唐代已设教坊,汇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乐舞人才,创制和发展了不少优秀的乐舞节目,其中著名的如《霓裳羽衣舞》、《剑器舞》、《兰陵王》等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到晚唐五代时期,封建统治的权力走向衰弱,地域分割,社会动乱,经济生产下降,有不少传统的古代乐舞和唐代创制的大曲,逐渐消失,宫廷艺人流落民间,教坊梨园之盛,也就随之消失了。 到宋代重新组织了大曲和舞曲,多是队舞。有《剑舞》、《采莲》、《拓枝》、《调笑》等,有的虽与唐代同名,而内容已大为不同。宋代的都市娱乐,正向戏曲发展,舞蹈已开始被戏曲所吸收融合,纳入戏曲的表演之中。 元代的宫廷之中,曾作《天魔舞》,其他舞蹈殊少举行。盖元明为南北曲的戏剧时代,舞蹈为戏曲所代替,舞艺收摄于剧艺,舞人转化为剧人,上自宫廷士大夫,下到市民阶层,都对戏剧发生爱好。 在清代,对于乐舞很不重视。虽有用于祭祀的朝廷乐舞,其实只以枯燥的形式,作为上层的装点而已。而另一方面,随着戏曲艺术的兴起,不少优秀的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被吸收融化在戏曲之中,并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6,中国舞的概念包括什么舞种
孩子一直有学中国舞,但基本功不是特强,看别的培训中心对基本功的要求比较严,所以他们的基本功比较好,在孩子8,9岁的这个阶段应该注重基本功还是注重
舞感,基本功太强训会影响身体吗?中国舞是面向广大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的一种舞蹈类型,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推行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课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内容与方法符合相应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有符合该级别学员身体条件的舞蹈基训。
普及型级别:
一级(4-5岁)
二级(5-6岁)
三级(6-7岁)
四级(7-9岁)
五级(8-10岁)
六级(9-11岁)
七级(10-12岁)
八级(11-13岁)
九级(12-14岁)
十级(13-15岁)
半专业型级别:
第十一级(初级课)适用于14-16岁青年
第十二级(中级课)适用于15-17岁青年
第十三级(高级课)适用于16-18岁青年
中国舞考级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身韵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彝族)以及音乐节奏训练。
舞蹈练习可以使身体变的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与少年儿童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使少年儿童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因此,通过孩子对中国舞蹈的系统学习与训练,不仅能够使孩子们获得舞蹈知识与技能,提高孩子认识美、掌握美、展现美的艺术品质,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加健康美丽。
中国舞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中国民族舞。按理说有56个民族就有56种舞蹈,其实在民族方面又有许多变化和分支。最大的汉族,就有许多种!我也不知道确切数字。民间舞主要分为、臧、蒙、维、朝、汉这五大类!藏族有许多小类别如、卓、锅庄、旋子、踢踏等;汉族有秧歌、谷子秧歌、花鼓灯等(其他也有许多)。要全学会太多了,专业舞蹈也是最多会20种而已。古典舞就一种,是戏曲舞蹈法展而来,有古典韵味,并提炼五大元素:提、沉、冲、靠韩、腆、移!
你看看吧
文章TAG:
中国 中国舞蹈 舞蹈 怎么 中国舞蹈怎么向戏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