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

论现代舞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流派,与古典芭蕾相对立舞蹈。不同地区的现代舞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给你搜的关于现代舞的中西文化差异。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1.文化差异舞蹈是一种世界文化艺术,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在为本土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创新舞蹈艺术,但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是有限的,而世界是广阔的。

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在意文化差异。比如上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经济学家莫尔斯·坎宁安得到了一本中国的《易经》英译本,简直是稀世珍宝。从这部古老的哲学著作中,他获得了对世间万物千变万化的辩证思想的重要启示。同时,他将李逸的占卜原理运用到他的舞蹈创作中,形成了一种“机会编排法”。坎宁安先生似乎从来没有感受到东方文化对他的震撼,从国内到世界都没有人质疑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

4、中国芭蕾舞和西方芭蕾舞的现状分析?

中国芭蕾刚起步的时候,国内的人们并不知道芭蕾是一门综合艺术,只把它作为动作技术来学习。他们没有学钢琴音乐作为主课,所以只有一条腿。大家一想就知道一条腿能走多远。俄罗斯Vaganova 舞蹈学院的老师都是有五年以上舞蹈经验的领舞老师和十年以上舞蹈经验的独舞老师。教满两年,开始做一年助教,然后升一年级当主教。北舞基本上是学生毕业后的训练,并没有完全把教学当回事。

中国人学习芭蕾已经有七八十年了。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和哈尔滨的舞蹈家就学习芭蕾舞。1950年,首次将芭蕾舞剧《和平鸽》搬上北京舞台。在近60年的历史长河中,芭蕾形成了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和喜爱的“中国芭蕾”。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芭蕾舞团成功演出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为西方芭蕾在中国民族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5、有关中西 舞蹈史的艺术问题

舞蹈的审美有其特殊性。比如在舞蹈美学中,动觉的问题尤为突出,而其他艺术美学往往不涉及动觉的问题。就审美心理的一般规律而言,舞蹈审美活动与其他艺术是一致的,都符合审美心理的一般规律。gkhjghjklj。20世纪初,西方现代舞的两大圣手——伊莎多拉·邓肯和圣丹妮斯的两种新形式和新风格已经在中国观众面前亮相。

1920年,在北平前门抛光厂福寿厅首次放映的外国电影中,有“美人纺笑或妆蝶舞”舞蹈,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成为早期无声电影的主要内容。在其他影片中,还有长蛇舞、西班牙舞、印度棍舞等等。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歌舞场景成为电影中主要的娱乐节目之一。1926年,在上海百兴大剧院播放的《有声歌舞》短片中,进行了一系列外国舞蹈的表演,如乐舞、芭蕾、西班牙斗牛舞、探戈、匈牙利舞、埃及舞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东西方  舞蹈  看待  差异  东西方舞蹈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