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的河叫什么河,衢州市区龙游县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是什么河
来源:整理 编辑:风之神舞蹈 2024-11-16 03:11:56
本文目录一览
1,衢州市区龙游县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是什么河

2,桂林龙胜的城市河流是什么河
多瑙河是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
3,龙岩有什么河
九龙江流域北溪,闽江水系流域,汀江水系流域。共有七个县市,具体的河流分布挺广的。
4,龙游县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辖区东连金华市,西交衢江区,北与东北界建德、兰溪两市,南接遂昌县,县境南北长61.5公里,东西宽29.37公里,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静卧县城东西。
5,湖南湘西龙山的母亲河叫什么河
是叫洗车河,也就是酉水河.它流经渝东南的酉阳、秀山,才到龙山、洗车河其实是一个镇.洗车河的名字是以一个古老的故事为名的,相传吴王和楚王在打仗的时候.吴王败仗了,带着自己的家属从洛塔镇逃跑,来到这条河边洗车,所以为名洗车河.楚王追来,吴王随着河往上落慌而逃,之后被楚王打的落花流水.吴王负伤后,楚王放了他,由于吴王没有人在旁边照顾他,伤势越来越重,在一个地方到下了.于是就在地上拉(爬).于是这个地方就叫吴拉,他爬到一个地方终于爬不动了.最后死的这个地方叫着死吴坪,后来这个地方该名西吴坪.再说到吴王洗的这个车被水冲走了,到了下游,有楚王的人就把车捞上来,于是这个地方就叫捞车河.
6,龙游河传说200字
,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龙游河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的龙宫里,住着龙王爷和他的一家人。有一天,老龙王发起威风,大摆龙尾,大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涌上了堤岸,淹没了许多庄稼和无数的老百姓。一时间,儿啼母哭,子嚎父泣,实在悲惨。玉皇大帝大怒,令龙王将功赎罪,速将潮水退尽,让出沿海滩地二百里,并派龙后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将尽之际,从海岸滩头游向长江,迂回入海,形成入江大河,以利百姓耕种。龙后娘娘奉旨乘潮水来到海岸,她的大龙子也悄悄跟了出来。当潮水在海岸沙滩上向下落得差不多了,龙后娘娘便顺着潮水,领着大龙子从海岸游向长江。龙后娘娘在前呼喊,大龙子在后面跟着,他们从嘴里喷出水来,冲开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们游过的地方就成了一条大河。可是,游不多远,贪玩的大龙子就渐渐落在妈妈后面了。龙后娘娘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头喊儿子赶快跟上,凡是龙后娘娘回头喊龙子的地方,河道就拐了一个大弯。就这样一直游到现在的如城,龙子毕竟年幼,直喊累,无奈,龙后娘娘便圈了一个直径三里的圆圈,将龙子圈在里面,准备歇一下再继续游。 恰好此时,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派遣看看进展,行到此处,从云端往下一看,只见龙后游出来的河道竟是弯弯曲曲的,将来船只来往航行,不但要拐许多弯子,还要多行很多路,禁不住大骂:“大胆孽畜,如此下去,等你们游到长江,这条河不是到处都是弯子么?”于是他落下云端,抽出鞭子,对准龙后母子,狠抽两鞭。 龙后娘娘挨了一鞭疼痛难忍,直窜向东南方去了,但游到丁堰镇大桥那边时,她还是停下来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儿子,这一歇可就把那里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水潭。她回首翘望,怎么也等不到儿子,潮水又将退尽,这才伤心地从节制闸那里游进了长江。而大龙子被这一鞭抽得浑身抽搐,他拼命扭动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个弯子,最后才从如皋南门窜向杨花桥,经磨头、吴窑、桑木桥那里游出长江,回东海去了。 龙后母子从长江游回龙宫,东海龙王赎罪的二百里地方也撤出来了,如皋就在其内。后来,老百姓在这里精耕细作,终于把沧海变成了桑田。人们为图吉利,便把海岸叫海安;把龙后娘娘从海安经如皋至南通节制闸入长江的那一段通扬河叫大龙游河;把龙后娘娘团在丁堰镇等候大龙子形成的深潭叫龙潭;把大龙子单独游过的地方叫做小龙游河,又叫通江河,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叫的龙游河;龙后母子扭成的那些湾子,也就是后来的虾子湾、梅家湾、柴湾等地方。据说,如城内的外城河和内城河,是龙后娘娘母子俩休息时形成的。 如今,龙游河已成为如皋的代称,出外闯荡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龙游河的儿女。 龙游河的传说从侧面反映了如皋地区由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事实。大约6000年前,古长江口移到扬州、镇江以下。长江三角洲北岸逐渐形成了扬州到李堡(李堡,原属如皋,1943年后划归海安县。)附近的扬泰沙咀,由于地势较高,通称扬泰冈地。冈地上分布着一列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条状沙脊。如皋西部自高明镇卢庄到海安东部李堡间的一条沙脊,为扬泰冈地的最后一条沙脊。如城镇就位于扬泰冈地的东南缘。这一带“土高色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赤岸。今天如城至东陈镇一带,古代就叫赤岸村。这是如皋最早成陆的地方。扬泰冈地成陆后不久,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劳动了。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海安青墩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东一带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生动图景。 当时,这一带气候温湿,人们在洼地的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简陋的木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使用磨制的石斧、石锄、石锛等工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饲养了猪、狗、牛等牲畜,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种麻、纺线、织布的技能,烧制出了造型美观的陶器。在发现的墓穴里,挖掘出了稀有的璧、环、坠等精制玉器。随葬品的多少,反映了当时氏族公社内部已出现了贫富差别。 如皋南境成陆较迟,今江安、石庄之间,有一条东西长约20公里的老岸,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江岸线。据清嘉庆《如皋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划分沙田,即以此老岸为界,老岸以北为老岸区,以南为圩田区。老岸地区实际是古扬泰冈地的南缘,圩田地区是以后经垦殖形成的。唐时,从古石庄经白蒲到今通州市的石港有一条名为“横江”的长江支流,出海口在今掘港(掘港,现属如东)附近。唐朝末年,古横江淤塞加快,逐渐成为陆地。此后,古如皋南境成陆面积增大,直至摩诃山(今张家港市段山)。《太平寰宇记》载:“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诃山南。”明永乐年间,如皋南境大部坍没,摩诃山和古石庄均没入长江。直至民国初年始涨成永安沙,1943年涨连北岸。1965年后又陆续围垦长青沙、又来沙、跃进沙,这是如皋成陆最晚的地区。
文章TAG:
龙游 什么 衢州 衢州市 龙游的河叫什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