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学扭秧歌动作

点击对象、动作、单人动作、扭秧歌
点击动作,里面就有这个动作,不用学的。

学扭秧歌动作

2,谁知道如何教学生扭秧歌

先学步伐,最基本的有十字步等.网上有很多视频网站可以借鉴呀.把步骤记下来
没看懂什么意思?

谁知道如何教学生扭秧歌

3,拿扇子简单动作扭秧歌教学视频

扇子分左右手扇,按左右手拿好,不要握的太实,手腕松一点
十字扇子扭秧歌视频
你自己多看些就可以了

拿扇子简单动作扭秧歌教学视频

4,怎样才能跳好东北秧歌啊

跳东北秧歌时幅度要大而夸张更好看,不像南方秧歌那么扭捏,我认为东北秧歌主要是跨和腰的扭动不太好掌握,你可以上课时站在老师的身后,盯着老师的跨和腰仔细学,另外下课后多练习脚的步伐,如反拧、小颤、颠步等。优酷网上有多东北秧歌教学,你可以看看。反正我那会刚学的时候也很别扭,我只要一走路就练扭跨、练小颤。多练一些顺过劲来就好学了。加油
不知道你做什么用 教课用还是 跳舞用 跳舞的话可以用《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我这里有几首东北秧歌的音乐。其实一些民歌《欢聚一堂》《好日子》《欢天喜地》《好收成》等都可以跳东北秧歌用。

5,秧歌鼓点节奏

看到秧歌队的一排乐器,童心起。 何主任很热心,就问我,要不试一下? 呵呵,我欣然地拿起钹,听明白了节奏: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11212,111212)。听起来很简单,就试着和鼓声敲起来。奥巴巴还是不一样啊,有底子的,很快就熟悉了,继而再学习敲打锣和铙。 鼓是秧歌里的灵魂,大家扭秧歌的节奏就是跟着鼓点来踩点。快了慢了都不行,一定要保持一个节奏: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11212,111212)。对于打鼓,还是有点经验的。它的节奏和跑步的节奏其实一样,就是要匀速地进行。跑步的节奏:抬跨送(抬腿、跨步、送髋),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锵锵起锵锵起(112112),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锵锵锵起锵锵锵起(11121112),其实跑步的节奏也是很枯燥。 扭秧歌的人还没来齐,奥巴巴趁着空挡,不停地敲鼓,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11212,111212),真是痛快啊。做鼓手的感觉真棒,大家都很奇怪,这个陌生面孔怎么打起鼓来这么有干劲啊。秧歌在农村非常普及,和韵律简单易懂也有很大关系吧。 被何主任表扬为学习得最快的学生,很多人要学两三天才能够哦。随着到场的人员越来越多了,何主任让我下台了。呵呵。锣鼓喧天,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大娘大婶们欢快地扭起来,走起来,舞起来! 春节,终于做了一回鼓手。

6,秧歌基本步法有哪些

十字步秧歌的步法: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
【教学内容】 1、舞蹈基本功训练 2、东北秧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协调能力与柔韧性。 2、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掌握其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并融于舞蹈组合中。3、通过舞蹈组合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并融于舞蹈组合教学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步法、耍法、扭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手巾花、琴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学生随着欢快轻松的《友谊舞曲》进入基本功训练。 1、檫地。 2、拧腰。 3、压腿。 4、压后腰。 5、胸腰。 二、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一)、复习上节课舞蹈,导入新课东北秧歌教学  (二)、东北秧歌教学 1、了解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和舞蹈韵律要求。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东北秧歌的动作既哏又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扭、摆、圆身以及双膝屈伸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点、韵律。 2、东北秧歌手巾花拿法、耍法、扭法 ①拿法:A—全把握巾;B—单指贴巾;(学2种,还有握巾角) ②耍法:A—里挽花;B—外挽花(学2种,另外还有小五花、碎绕花等) ③扭法:秧歌的扭法很多。 首先介绍手巾花扭法 A_单臂花;B—交替花;C—双臂花;D—十字花;E—展翅花;F--砍巾花;G--背巾花 再介绍身体扭法:主要由左、右摆动和 前后扭身既画∞字组成。 A—前后扭身韵律;B—左右横摆扭身韵律; 3、东北秧歌步法以及步法与手巾花配合学习 ①:脚的屈膝与压脚跟(顿步)—顿步扭身、顿步背巾、顿步砍巾花 ②:十字步 ③:颤步双花、颤步背巾 ④:跳步双臂花 4、东北秧歌舞蹈组合教学(过程中配音乐,由慢到快) 前奏:[1X 8拍]于三、七点准备出场 一段:[2X 8拍]顿步砍巾花出场再转向一点 [2X 8拍]颤步双花变颤步背巾 [2X 8拍]顿步砍巾花自转一圈 二段: [1X 8拍]向左跳步双臂花1X4拍—向右跳步双臂花1X4拍 [1X 8拍]面向5点左跳步双臂花 [1X 8拍]顿步扭身、双手叉腰 [1X 8拍]踏步十字花 5、集体配合音乐练习,老师看学生动作后再纠正不正确动作。 1、配音乐训练,教师领跳。
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步法: a)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b) 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c) 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拓展资料: 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 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秧歌的历史秧歌源于汉民族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秧歌

文章TAG:如何  何学  大秧歌  扭秧歌  如何学扭大秧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