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一个关于鸟的舞蹈

是不是《一片羽毛》? http://video.sina.com.cn/v/b/26866997-1659770677.html 还是蒙族舞蹈《飞》?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wQfZf0lhRY

求一个关于鸟的舞蹈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的方法写

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鸟儿在树枝上跳着欢快的舞蹈。
初春,鸟儿仿佛苏醒了,伸了个浅浅的懒腰,在树枝上旋转、摇摆,似是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随声而舞。
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着,好像在说:“春天快来了,春天快来了!”
鸟儿伤心欲绝地在树枝上跳动。
\鸟儿在树梢上舞动她那优雅的身姿,似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

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的方法写

3,什么的舞蹈填上合适的词

显眼、耀眼、注目、夺目、动人。一、显眼白话释义: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引人注目:把布告贴在~的地方。这幅广告很~。出处: 《山谷风烟》第三九章:“以上两个名单,都用大红纸写好,在各个村子的显眼地方,张贴出来,引得人们十分注目。”朝代:近代作者:陈残云二、耀眼白话释义:光线强烈,使人眼花:金光闪闪,十分~。出处:《南史·曹武传》:“金翠耀眼,器服精华。”朝代:唐作者:李延寿译文:光线强烈,使人眼花,器物服饰都是精致奢华的。三、注目白话释义: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引人~。这个小县城当时成了全国~的地方。出处:《陈审举表》:“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朝代:三国魏作者: 曹植译文:能让天下集中精神的,只有当时的得权者。四、夺目白话释义:(光彩)耀眼:鲜艳~。放出~的光辉。出处:《春日》诗:“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朝代:南朝梁作者: 闻人倩译文:林中有惊人的鸟,园林中又有耀眼、鲜艳的花。五、动人白话释义:引人注意,打动人心。引证: 《阿毛姑娘》第三章五:“她从前懂不了那音节的动人处,为什么会抓着一个人的心。”朝代:近代作者: 丁玲
柔美的舞蹈,奔放的舞蹈,热情的舞蹈……
美奂美仑的舞蹈美不胜收的舞蹈神形兼备的舞蹈热情四溢的舞蹈奔放的舞蹈……
柔美的舞蹈轻轻的舞蹈激情的舞蹈飞速的舞蹈飘逸的舞蹈奔放的舞蹈热情四溢的舞蹈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优雅的舞蹈,华丽的舞蹈,柔美的舞蹈,经典的舞蹈,绚丽的舞蹈,欢快的舞蹈
汕从基础开始该怎么学起?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现吕

什么的舞蹈填上合适的词

4,一种鸟的巢卵的特点孵化过程喂养成长的特点谁知道啊

  金丝雀   金丝雀别名玉鸟、白玉鸟、白燕、金丝鸟、芙蓉鸟、白玉等, 体态优美,鸣声悦目,能教以放飞、接物、戴面具等多种技艺,是世界名地广为饲养的笼养观赏鸟之一。常见的金丝雀品种:1、颤音金丝雀   ;2、桔红颤音金丝雀 ;3、红金丝雀;4、卷毛金丝雀;5、月牙金丝雀; 6、山东金丝雀;7、白色金丝雀。国内的金丝雀有三个主要品种,即德国“萝娜种”、“山东种”和“扬州种”。   1、配对   金丝雀的繁殖一般在当年11月至翌年7月,在繁殖期到来的配对以前, 应在饲料中加入鸡蛋小米,促使鸟发情。在交配前1星期,将两鸟笼挂在一起, 当发现雌鸟和雄鸟隔笼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入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活以后,可把人工巢(如前述)挂在繁殖笼的左上方,当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里打旋时,表示已开始筑巢了。这时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儿很快就会衔去把巢筑好。在配对时应注意避免不同类型的品种杂交,以保持某些名贵品种的特性,当然,如为了培养新品种则另当别论。雌雄种鸟的年龄最好不是同龄的,以年轻的雌鸟配以中年雄鸟(1岁雌鸟配以2-3岁雄鸟),或中年雌鸟配以年轻的雄鸟( 2岁雄鸟配3-4岁雌鸟)。雌雄鸟配对一般是一雄一雌配对,也可以1雄配以2雌。 若1雄配以2雌,则应该交替合笼,在产卵前单日并甲雌鸟笼内,双日在乙雌鸟笼内,至产卵后应改为上午在甲雌鸟笼内,下午在乙雌鸟笼内,否则会影响卵的受精。另一种1雄配2雌法是待甲雌鸟产卵完后再将雄鸟放入乙雌鸟笼内。雌雄配对建好巢后3-4天就可产卵,一般每窝产卵2-6枚,以产3-4枚为好。   金丝雀最理想的交配时间是在产卵前的3-5天。雌鸟在发情旺期才让雄鸟交配,其发情旺期的表现是:两翅轻轻下垂,两腿微弯,头向前伸,尾部翘起,发出连续的唧唧声。一般雌鸟发情旺期持续5-7天,每天交配2-4次,而雄鸟没有明显的发情周期,其民情一般延续到雌鸟不繁殖为止。雌雄交配成功的表现是它们在原地不动,翅膀轻轻下拍,并发出咯咯声。   2、孵化   金丝雀孵化由雌鸟担任。在自然气温下,因南北气温不同,孵化时间长短有差别。在南方一般14-15天就可孵化出小鸟,而在北方则要16-18天才能孵出。由于雌金丝雀每天只产1枚卵,而且产第二枚卵时就开始孵化, 所以雌鸟出壳时间不一致,先产的卵雏鸟早出壳,后产的卵雏鸟晚出壳。同一窝的雏鸟个体差别较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换出真卵,卵取出后要钝端向上,尖端向下,置于棉花上,不能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并防止猫狗咬和虫子危害。到产下第4卵时,才把另外先前产下的卵同时放进巢里, 拿出假卵,让雌鸟孵化。这样,四只雏鸟就可在同一天出壳。入孵后第6天, 通常要在灯下或阳光下验蛋,看其是否受精,如果看到卵黄已化开,并有血丝样的条纹,说明受精卵已正常发育,应放回巢内让雌鸟继续孵化;如果是卵黄没有什么变化,说明它是未受精卵,可以把它拣出。在南方经过14天的时间, 雏鸟就可以出壳。 如果14天雏鸟未出壳,切不要再去检视了,因为边个时期的卵壳很脆,稍一移动就会破裂,使雏鸟的身体受伤,可以再等一天。孵化期的饲料要提高菜籽或苏子的比例,使之达到饲料总量的20%-30%,以供给足够的热能。   3、育雏   (1)自然育雏: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经过14天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 出壳的时间一般经过5-6小时,未出的,可以用人工剥壳方法帮助出雏。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裸露,只布有稀疏的黄色绒毛,头部特别明显硕长,双目紧闭,一周后开眼。雏鸟怕冷,主要依靠雌鸟保温。如果雌鸟离开时间太长可不善育雏,雏鸟就会冻死。   全部出雏后,要先给亲喂啐小米。30分钟后检查雌鸟咽喉部有饲料,若是发现黄色或绿色时,说明亲鸟已经开始喂饲雏鸟。如果亲鸟不喂雏鸟,就要人工喂饲。前期喂养雏鸟主要由雌鸟负责,而雄鸟是大力协助的。雄鸟停在巢旁,以半消化食物先喂雌鸟,再由雌鸟喂给雏鸟。2周后的育雏任务主要是由雄鸟负担。 繁殖力强听雌鸟又开始产蛋。这时可吧用灯泡保温雏鸟,并进行人工喂饲。在育雏期间,每日喂给青菜叶,条件许可的喂一些熟蛋黄。一般育雏,最早20天即可离巢饲养。雌雄鸟哺育雏鸟正常时,24天后雏鸟羽毛丰满,并能逐步学会觅食,若发现雌鸟频繁啄拔雏鸟羽毛时,说明母鸟已开始发情。这时应及时把小鸟分笼饲养,并尽量远离母鸟,因为有一些母鸟叫声低劣,是造成幼鸟学坏师而出现“混嘴”,降低鸣唱质量。   雏鸟离巢时间迟一些,体质较好。因此在母鸟发情后产蛋前,应另做新巢,以免妨碍母鸟产蛋而引起欺侮幼鸟。亲鸟一般是性情温和的,在下一次产蛋前后,仍可与幼鸟同居,到第二窝蛋孵化数日后才移走雏鸟。若雌鸟此时虐待幼鸟,应把雌鸟与幼鸟分开。   (2)人工育雏:发现雌鸟不哺育雏鸟时就必须进行人工育雏。4-5 日龄的雏鸟饲养比较困难,1-2日龄的更难。人工育雏时,如果雌鸟对幼鸟仍然保温,只是临时人工育雏,或者个别补料时,则不必考虑人工保温问题。如果喂料的头数太多,取出鸟巢后怕幼鸟太冷 ,就要用灯泡保温,以免喂料时间太长而冻坏小鸟。如果母鸟有病死去或失去母性,对雏鸟除了要进行人工喂料外,还需要用灯泡保温。每日从早上到傍晚,每1.5-2小时喂料一次,把蛋茸、蚝壳粉、菜与水少量,放在乳钵内磨成糊状,用搔耳具(耳挖)或注射器给料,喂饲雏鸟。

5,苗族舞蹈的特点100字左右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1、习俗性芦笙舞——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第二种:在广西融水一带。舞时手挽手、身体前倾、顺圈往前跳,动作比较简单。参加舞蹈的人数常见为十二人,队形呈三人一横排、四人一竖排的长方阵。2、表演性芦笙舞——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彩;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巧喝酒”是在长凳上置一盛满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围着长凳边吹、边舞、边下腰喝酒。?“滚山珠”是边吹奏着芦笙边作向前和向后翻滚或倒立、叠罗汉等动作。?“芦笙拳”的形式独具一格,这种舞蹈以舞芦笙者为伴奏和指挥,其余男、女舞者在其指挥下时而互相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有时也插入花棍的对击。?3、祭祀性芦笙舞——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了。因此,这类舞蹈现已不见了。4、礼仪性芦笙舞——也因其活动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分明是对现在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6,白玉鸟能和别的什么鸟交配吗

可以和黄玉交配 为了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有许多鸟友浪费很多资金,走了不少弯路,买了些看似外型不错的便宜鸟,可是繁殖出的子代很不成功。其原因是种鸟品质不纯,基因不顽固。所以要想培育出高档的品种,至少要购买一只纯种鸟,而后以这只鸟为轴心进行隔代提纯。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次与轴心鸟及其子代相配的必须是能够弥补其缺陷的鸟。二是隔代用于提纯的子代要选择体质健壮外型优良的。对究竟何为纯种鸟有很多争议,我们认为:一要看鸟的血缘,二要看鸟的外型,三要看鸟的子代质量。实际认识起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里就不详述了,有兴趣的鸟友可以与本中心取得联系,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 金丝雀的人工繁殖(转) 金丝雀别名玉鸟、白玉鸟、白燕、金丝鸟、芙蓉鸟、白玉等, 体态优美,鸣声悦目,能教以放飞、接物、戴面具等多种技艺,是世界名地广为饲养的笼养观赏鸟之一。 常见的金丝雀品种:1、颤音金丝雀 ;2、桔红颤音金丝雀 ;3、红金丝雀;4、卷毛金丝雀;5、月牙金丝雀; 6、山东金丝雀;7、白色金丝雀。国内的金丝雀有三个主要品种,即德国“萝娜种”、“山东种”和“扬州种”。 1、配对 金丝雀的繁殖一般在当年11月至翌年7月,在繁殖期到来的配对以前, 应在饲料中加入鸡蛋小米,促使鸟发情。在交配前1星期,将两鸟笼挂在一起, 当发现雌鸟和雄鸟隔笼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入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活以后,可把人工巢(如前述)挂在繁殖笼的左上方,当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里打旋时,表示已开始筑巢了。这时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儿很快就会衔去把巢筑好。在配对时应注意避免不同类型的品种杂交,以保持某些名贵品种的特性,当然,如为了培养新品种则另当别论。雌雄种鸟的年龄最好不是同龄的,以年轻的雌鸟配以中年雄鸟(1岁雌鸟配以2-3岁雄鸟),或中年雌鸟配以年轻的雄鸟( 2岁雄鸟配3-4岁雌鸟)。雌雄鸟配对一般是一雄一雌配对,也可以1雄配以2雌。 若1雄配以2雌,则应该交替合笼,在产卵前单日并甲雌鸟笼内,双日在乙雌鸟笼内,至产卵后应改为上午在甲雌鸟笼内,下午在乙雌鸟笼内,否则会影响卵的受精。另一种1雄配2雌法是待甲雌鸟产卵完后再将雄鸟放入乙雌鸟笼内。雌雄配对建好巢后3-4天就可产卵,一般每窝产卵2-6枚,以产3-4枚为好。 金丝雀最理想的交配时间是在产卵前的3-5天。雌鸟在发情旺期才让雄鸟交配,其发情旺期的表现是:两翅轻轻下垂,两腿微弯,头向前伸,尾部翘起,发出连续的唧唧声。一般雌鸟发情旺期持续5-7天,每天交配2-4次,而雄鸟没有明显的发情周期,其民情一般延续到雌鸟不繁殖为止。雌雄交配成功的表现是它们在原地不动,翅膀轻轻下拍,并发出咯咯声。 2、孵化 金丝雀孵化由雌鸟担任。在自然气温下,因南北气温不同,孵化时间长短有差别。在南方一般14-15天就可孵化出小鸟,而在北方则要16-18天才能孵出。由于雌金丝雀每天只产1枚卵,而且产第二枚卵时就开始孵化, 所以雌鸟出壳时间不一致,先产的卵雏鸟早出壳,后产的卵雏鸟晚出壳。同一窝的雏鸟个体差别较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换出真卵,卵取出后要钝端向上,尖端向下,置于棉花上,不能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并防止猫狗咬和虫子危害。到产下第4卵时,才把另外先前产下的卵同时放进巢里, 拿出假卵,让雌鸟孵化。这样,四只雏鸟就可在同一天出壳。入孵后第6天, 通常要在灯下或阳光下验蛋,看其是否受精,如果看到卵黄已化开,并有血丝样的条纹,说明受精卵已正常发育,应放回巢内让雌鸟继续孵化;如果是卵黄没有什么变化,说明它是未受精卵,可以把它拣出。在南方经过14天的时间, 雏鸟就可以出壳。 如果14天雏鸟未出壳,切不要再去检视了,因为边个时期的卵壳很脆,稍一移动就会破裂,使雏鸟的身体受伤,可以再等一天。孵化期的饲料要提高菜籽或苏子的比例,使之达到饲料总量的20%-30%,以供给足够的热能。 3、育雏 (1)自然育雏: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经过14天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 出壳的时间一般经过5-6小时,未出的,可以用人工剥壳方法帮助出雏。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裸露,只布有稀疏的黄色绒毛,头部特别明显硕长,双目紧闭,一周后开眼。雏鸟怕冷,主要依靠雌鸟保温。如果雌鸟离开时间太长可不善育雏,雏鸟就会冻死。 全部出雏后,要先给亲喂啐小米。30分钟后检查雌鸟咽喉部有饲料,若是发现黄色或绿色时,说明亲鸟已经开始喂饲雏鸟。如果亲鸟不喂雏鸟,就要人工喂饲。前期喂养雏鸟主要由雌鸟负责,而雄鸟是大力协助的。雄鸟停在巢旁,以半消化食物先喂雌鸟,再由雌鸟喂给雏鸟。2周后的育雏任务主要是由雄鸟负担。 繁殖力强听雌鸟又开始产蛋。这时可吧用灯泡保温雏鸟,并进行人工喂饲。在育雏期间,每日喂给青菜叶,条件许可的喂一些熟蛋黄。一般育雏,最早20天即可离巢饲养。雌雄鸟哺育雏鸟正常时,24天后雏鸟羽毛丰满,并能逐步学会觅食,若发现雌鸟频繁啄拔雏鸟羽毛时,说明母鸟已开始发情。这时应及时把小鸟分笼饲养,并尽量远离母鸟,因为有一些母鸟叫声低劣,是造成幼鸟学坏师而出现“混嘴”,降低鸣唱质量。 雏鸟离巢时间迟一些,体质较好。因此在母鸟发情后产蛋前,应另做新巢,以免妨碍母鸟产蛋而引起欺侮幼鸟。亲鸟一般是性情温和的,在下一次产蛋前后,仍可与幼鸟同居,到第二窝蛋孵化数日后才移走雏鸟。若雌鸟此时虐待幼鸟,应把雌鸟与幼鸟分开。 (2)人工育雏:发现雌鸟不哺育雏鸟时就必须进行人工育雏。4-5 日龄的雏鸟饲养比较困难,1-2日龄的更难。人工育雏时,如果雌鸟对幼鸟仍然保温,只是临时人工育雏,或者个别补料时,则不必考虑人工保温问题。如果喂料的头数太多,取出鸟巢后怕幼鸟太冷 ,就要用灯泡保温,以免喂料时间太长而冻坏小鸟。如果母鸟有病死去或失去母性,对雏鸟除了要进行人工喂料外,还需要用灯泡保温。每日从早上到傍晚,每1.5-2小时喂料一次,把蛋茸、蚝壳粉、菜与水少量,放在乳钵内磨成糊状,用搔耳具(耳挖)或注射器给料,喂饲雏鸟。
只和同类鸟交配

文章TAG:舞蹈  一个  关于  未出壳的鸟雏的舞蹈  
下一篇